提到碳匯,人們很容易想到森林,但草原碳匯作用卻被忽視。2010年以來,蒙草建立碳匯研究院,並成立內蒙古蒙草生態碳匯科技有限公司,選育和應用高固碳植物,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等地區進行碳儲量評估研究,形成《碳匯概要》《內蒙古興安盟林業碳匯初步評估報告》等書籍和報告;提供低碳/零碳項目規劃、林草碳匯價值核算、碳匯評估咨詢、碳中和行動方案、碳資産管理平臺建設及碳匯科普教育及培訓等服務,挖掘林草碳資産的經濟價值。
6月5日,東烏珠穆沁旗政府與蒙草碳匯公司簽訂《林草碳匯開發及草原碳匯試驗示范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合作開展林草碳匯項目開發、碳資産管理及草原碳匯試驗示范的研究。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具有建立草原碳匯試驗示范的天然地理優勢,本次簽約推進了蒙草“構建草原碳匯標準、核算草原碳匯價值”的步伐。
7月5日,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政府與蒙草碳匯公司就林草碳匯項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在鑲黃旗碳中和行動方案的編制及碳資産管理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蒙草碳匯科研團隊在長時間評價篩選多種草原植物抗逆性的基礎上,選育鄉土植物和高固碳植物應用于敕勒川草原、烏拉蓋草原、烏珠穆沁草原等退化沙化草原修復實踐,發掘每棵草的碳匯價值。據了解,修復後的敕勒川草原,每年每公頃固碳約1.5噸,釋氧量約2.8噸,入選全國零碳科技先鋒項目,修復後的扎賚諾爾露天礦每年每公頃固碳約1.5噸。(長青)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