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順利生産出新年第一棒!”

  • 2022-02-09 16:20
  • 來源: 包頭日報

  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2月1日,大年初一上午9點,稀土高新區企業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全速生産的場面令人震撼——

  560臺單晶爐正在全線運轉,130多名員工穿梭在潔凈的現代化車間內。中間走廊的架子上,數十根剛剛出爐的單晶矽棒銀光閃亮,蓬勃向上的幹勁充盈著這個剛剛投産的新企業。

  “除夕我們一夜無休,零點鐘聲敲響後,D128號爐順利生産出了‘新年第一棒’。”車間D區主管劉晨興奮地説,整個生産過程不僅安全穩定,而且出來後是一根整棒,産品百分百合格。“我們很滿意,希望這個特殊的‘第一棒’為今年的生産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

  29歲的劉晨去年9月從老家江蘇江陰來到包頭,他告訴記者,之前他在江陰的雙良公司工作,這是他29年來第一次在外面過年,也是29年來第一次除夕上班,“昨天一來車間我才發現,原來有好多和我一樣的職工都沒有回家過年,大家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為了企業發展奉獻著自己的能量。”

  全速奔跑,奮力搶先。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40億元,分兩期建設,是自治區及包頭市重點引進的單晶矽清潔能源項目。項目一期于去年5月5日破土動工,當年9月28日就建成投産,目前正在申報二期項目的各項手續。

  雙良公司總經理劉國銀告訴記者,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包頭市委、市政府以及稀土高新區所打造出的高效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各項手續報批、審批辦理過程中,相關部門與我們一起爭分奪秒,搶時間拼速度,共同打造出了項目建設的‘雙良速度’。”

  “以供電保障為例,自雙良硅材料在包頭開工建設以來,包頭供電公司就全力以赴幫助公司解決用電難題。”劉國銀説,2021年9月底,包頭供電公司為1期6GW車間及廠區建設送來了三條10千伏過渡動力電源,2022年1月20日又為公司220千伏變電站成功供電,保證了雙良公司生産線滿負荷運轉。

  一天也不耽誤,一刻也不松動。今年春節期間,雙良公司包括生産一線、後勤服務等崗位有528位職工沒有回家,他們每天三班倒,堅持在生産一線,力爭生産出更多高品質合格的産品。“我們把項目投資在包頭,就要對項目負責任,絕不能辜負包頭市委、市政府以及稀土高新區負責同志的期望,把事情做好,實現我們的初心與夢想。”劉國銀説。

  激發“虎氣”,使出“虎勁”。盡管當天是大年初一,放眼望去,偌大的車間裏,仍然有上百人守候在單晶爐旁。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位姓張的技術人員在一臺單晶爐前仔細觀察,他不時在顯示屏上轉換著指令。廠長羅良良告訴記者,每一名員工工作期間需要不停走動,觀察爐裏面的運作是否正常。

  羅良良表示,盡管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家都想陪陪家人,但因為生産有連續性的要求,員工們都自願堅守在一線,“為了企業,也為了新包頭的建設和發展。”

  作為一位異鄉人,羅良良也深深感受到員工春節期間濃濃的思鄉情,便把除夕沒有上夜班的員工叫到自己租住的屋子裏,20多人一起吃了頓年夜飯,“大家熱熱鬧鬧,絲毫沒有感覺我們身處異地。”

  久居南方的劉晨對包頭也沒有陌生感,在他的印象中,過去的包頭大多都是五湖四海相聚而來的建設者,如今雙良公司落地包頭,也讓更多的人因雙良而會聚在了包頭。“我們是一家新辦企業,除了過去的老雙良人,還有新雙良人,在這個公司相遇,我們又都成了新包頭人。”劉晨説,目前公司的家庭化氛圍特別濃厚,在這裏他完全感覺不到自己是個外鄉人,“除了身邊沒有父母親人,感覺像在家一樣,這裏也有家的溫暖。”

  大年初一一大早,剛剛從崗位下班的他們還拿到了公司領導發的200元紅包,“紅包代表了一種好運,希望我們公司今年發展更好,我們的收入和個人發展也能更上一層樓!” 劉晨笑著説。(記者 張海芳)

分享:

責任編輯:李倩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4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