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召開2021年自治區外貿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內蒙古自治區2021年外貿進出口基本情況。
據介紹,2021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1235.6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同期(下同)顯著增長17.2%,較同期全國外貿增速低4.2個百分點,與2019年相比增長12.6%。其中,出口478.4億元,增長37.1%,較2019年增長26.9%;進口757.2億元,增長7.4%,較2019年增長5.1%。
2021年,內蒙古外貿進出口主要呈現六個特點:
一是一般貿易佔據主導,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大幅增長。一般貿易進出口805.9億元,增長16.8%,佔同期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值(下同)的65.2%。同期,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205.4億元,下降14.9%,佔16.6%;保稅物流進出口151.6億元,增長51.8%,佔12.3%;加工貿易進出口67.8億元,增長2.5倍,佔4.3%。
二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外貿顯著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717.3億元,增長13.2%,佔58.1%;其中對蒙古國進出口312.7億元,增長12.5%,佔43.6%,所佔比重較2020年同期下滑了0.3個百分點;對俄羅斯進出口172.6億元,下降2.6%,佔24.1%,所佔比重較2020年同期下滑了3.9個百分點。同期,對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355.7億元,增長43.6%,佔28.8%。
三是民營企業是外貿的主力軍,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增勢明顯。民營企業進出口811.8億元,增長14.4%,佔65.7%;國有企業進出口338.8億元,增長22%,佔27.4%。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82.9億元,增長28.9%,佔6.7%。
四是包頭市外貿大幅增長,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外貿小幅增長。2021年,內蒙古外貿值排名前3位的盟市中,第一位包頭市外貿值246.1億元,增長55.5%,佔全區外貿總值的19.9%;第二位巴彥淖爾市外貿值233.2億元,增長11.5%,佔18.9%;第三位呼和浩特市159.8億元,增長8.7%,佔12.9%;三者合計佔51.7%。
五是鋼材、機電産品、基本有機化學品為出口前3位商品。出口鋼材94.6億元,增長86.6%;出口機電産品86.6億元,增長50.12%;出口基本有機化學品58.5億元,增長49.8%。同期,出口農産品56.9億元,下降5.1%;上述出口商品合計佔同期內蒙古出口總值的61.9%。
六是銅礦砂、鐵礦砂進口大幅增長,煤炭進口小幅下降。進口銅礦砂196.1億元,增長50.3%;進口鐵礦砂134.2億元,增長38.2%;進口煤炭104.5億元,下降21%,三者合計佔同期內蒙古進口總值的57.4%。此外,進口農産品73.9億元,增長6.4%;進口木及制品61.4億元,下降15.5%,進口食品56.4億元,增長2.9%;上述進口商品合計佔同期內蒙古進口總值的82.7%。
據介紹,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值在2020年基數低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了顯著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內蒙古外貿進出口增長12.6%)。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勢態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經濟恢復不平衡等因素,使得我區外貿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下一步,呼和浩特海關將繼續統籌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高品質高水準發展。(記者 祁曉燕)
原標題:2021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1235.6億元
責任編輯:徐紅梅 李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