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草原,寒風凜冽。
沿303國道進入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錫林郭勒勝利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錫林礦業公司”),在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礦區二期採區剝離、光伏項目勘探現場,作業人員緊張忙碌而規范有序,幹勁火熱。
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地處錫林浩特市北部,産能600萬噸/年,礦區總面積11.59平方公里,可採儲量2.99億噸。作為內蒙古能源發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錫林熱電廠4臺供熱機組的配套煤源,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不僅承擔著錫林浩特市1450多萬平米民生供熱的煤炭保供任務,同時還是國家發改委指定的保供煤礦,為東北地區的冬季煤炭保供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今的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夏秋草木葳蕤,冬春幫齊底平。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狠下決心,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穩步開啟建設綠色礦山、轉型發展的新征程。
礦區辦公樓綠化
面積400平方米的調度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標誌著綠色礦山建設向智能化邁進了關鍵一步。站在大廳向外望去,“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幾個大字赫然在目,邊坡、平盤錯落有致。40平方米的監控大屏,卡車調度係統、人員定位係統、安全資訊管理係統切換自如,一覽無余。
據錫林礦業公司調度中心主任劉偉介紹:“調度中心是整個礦山的中樞係統,是維持整個礦區正常運作的大腦和眼睛,在調度中心能夠對當前礦區的運作狀況進行判斷和指揮,保障礦區通信、車輛調度、安全監控、危險預警等業務正常進行,使礦區安全生産水準逐步提升,更加數字化和智能化。”
打造勝利礦山公園,是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內容。從今年4月21日開工建設,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其中,花海景觀面積5.8萬平方米。根據當地土壤地質環境及氣候特點,已種植各種喬、灌、草、花36種,各種喬灌木9200多株,並配套安裝了智能灌溉係統,實時監測土壤墑情,達到精準灌溉和節約用水的雙重效果。夏季的勝利礦山公園,綠草如茵、百花綻放,花草叢中彩蝶飛舞、棧道內外鳥語悅耳,漫步環路,賞心悅目。
主管安全的副礦長李佳琪,見證了礦區的綠色蝶變。“從2020年9月,伴隨著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開始,綠色礦山建設也按下了啟動鍵。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嚴格按照‘邊開採、邊治理、邊恢復’的原則,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李佳琪説,“截至目前,綠色礦山建設共計投入3.4億元,累計治理面積約2.7平方公里,礦區綠化覆蓋率達100%。從排土場的覆土、平整、復墾,到播散草籽、施肥、澆灌,每一個環節都牽動每一個人的心,擔心錯過時令、擔心缺水缺肥,但終歸欣喜于一草一木的變化,驚喜于野兔、狐狸、蛇等野生小動物的回歸,這其中有説不盡的感慨。”
站在公園南觀景臺上,可望見全封閉式條形儲煤倉及皮帶運輸長廊,像一條藍色的玉帶,鑲嵌在西南方向到界邊坡990平盤上,吸引著人們想去探尋長廊盡頭的好奇心。“採煤不見煤,存煤不露煤”,不僅是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其綠色開採、綠色應用的生動實踐。
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加大技術改造等手段,推進煤炭資源綠色開發利用,開採、加工、倉儲、運輸每一道工序,都達到綠色環保生産要求。一條封閉的輸送帶使煤炭破碎、存儲、裝運的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經過微霧抑塵裝置的抑塵處理,快裝係統僅僅1分鐘便完成裝運,隨著一車車的煤炭運出礦區,全力踐行綠色礦山燃料保供的社會責任。
登上指揮車深入礦區,就會發現曾經塵土飛揚的現象現已不復存在,灑水車來回穿梭于採區各工作面,負壓吸塵車行走在各硬化道路上,灑水、吸塵,保證道路濕潤潔凈。據錫林礦業公司總工程師李利山介紹:“揚塵治理是煤礦的頑疾。我們配置了負壓吸塵車,合理有序調度灑水車灑水頻次。隨著礦坑水處理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的建成投運,收集的礦坑水、雨水及生活污水經過有效處理後,用于消防、綠化、灑水降塵,基本實現了礦區水資源零外排,良性迴圈利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揚塵逸散的問題。”
在建設綠色礦山過程中,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有過曲折、有過坎坷。工期緊、任務重,全體幹部職工迅速轉變角色,實幹、巧幹、挑燈幹;經驗不足,就對標先進,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土壤貧瘠、植物存活率低,就積極尋求與科研院所展開合作,探索礦山土壤的修復改良技術和措施。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決心,從未動搖。礦區辦公樓、綜合性礦山公園、封閉式條形儲煤倉、調度中心,一個個項目如期竣工並投入運作。破舊而後能立新,隱藏在變化背後的,是“鳳凰涅槃”轉變的氣概,是“脫胎換骨”重塑的勇氣,更是“踏晨曦披月光”默默的付出。
礦山內部公園整體
錫林礦業公司二級職員裴國慶看著“全生命周期治理規劃”的效果圖,鄭重介紹“一心三園七區”總規劃,未來的礦區將被打造成集礦業遺跡、觀光遊覽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態礦業旅遊區,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兼顧的發展模式。目前,7.1MWp的光伏項目已落地礦區,以此為起點,全方位擴大“光儲+生態”治理模式,力爭在閉坑建成100MWp或更大容量的光伏電站。效果圖上的一筆一劃建構出了綠色轉型升級的美好願景,礦上的一草一木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動人畫卷,他的一字一句擘畫了“五化協同”的綠色礦山建設框架。
作為地地道道的錫林浩特本地人,裴國慶對當地礦産資源開發和草原生態環境的變化,有著身臨其境的感受。他説,在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的工作經歷,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煤炭雖是黑色,但煤炭開採的事業心應該是紅色的。黑色是煤礦的底色,但綠色更應該成為礦山的主色調,所以,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在今後的發展中,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還將積極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落實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地區的綠色發展戰略,加快建立現代化煤礦新發展模式,全力推進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産工藝環保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綜合係統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區屬能源骨幹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為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勝利西三號露天煤礦“披綠重生”。一個綠色礦山的美好願景,已逐步從規劃付諸實施,用實際行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地生根,讓生態文明的紅利持續釋放,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賈旭麗)
責任編輯:李倩 李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