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消除企業痛點 賦能稀土産業

  • 2021-11-29 16:16
  •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29日電(石毅)“以前三個人耗時1至2小時才能完成稀土金屬的取樣檢測,如今兩個人在2分鐘內即可完成。”這樣大的效率提升,讓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大為驚嘆。

  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事稀土金屬産品生産與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對産品品質控制要求非常嚴格。對稀土元素進行分析檢測是保證産品品質的重要措施,雖然檢測方法多樣,但檢測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內蒙古自治區稀土産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業務管理科科長金振軍介紹,一般的稀土金屬檢測採用取樣分析,産品檢驗要經歷取樣、制樣、分析流程、分析結果報出等流程,其時效性差,數據誤報、錯報的幾率大,佔用大量人力、設備資源,質控成本難以降低,且只能採取批量抽檢形式,無法實現産品品質控制全覆蓋。

  如何提高檢驗檢測效率,提升産品品質控制,降低品質缺陷成本,不僅是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稀土金屬企業的痛點和難點。

  針對企業困境,內蒙古自治區稀土産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通過深入産品生産檢驗一線調研走訪,並借助檢測儀器生産企業的研發優勢,與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密切配合,創造性提出採用火花直讀光譜法對稀土元素進行檢測,研發出了電火花稀土金屬(合金)分析檢測係統。

  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在企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通過精準服務,和企業聯手研發出了新分析檢測係統,讓企業在檢測和生産成本上每年能降低200多萬元。

  “火花直讀光譜法運用到稀土領域是一個新的嘗試。”內蒙古自治區特檢院黨委書記張東宏介紹,電火花稀土金屬(合金)分析檢測係統讓稀土金屬樣品的取樣、制樣、進樣、輸送、檢測及分類等實現了智能控制,提高了檢測效率,降低了檢測成本。

  據了解,電火花稀土金屬(合金)分析檢測係統可檢測鑭鈰合金、鐠釹合金、金屬釹、金屬鑭、金屬鈰5類金屬中稀土元素及非稀土雜質含量,檢測效率高且對人員能力要求相對較低,僅需2人便可在2分鐘內完成檢測,並能有效減少硫酸、硝酸、高氯酸等有毒有害危險品的使用,降低實驗污染物排放。自今年投入市場以來,已被內蒙古、甘肅等地多家企業引進。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産品國際競爭力為目的,聚焦企業難點痛點,不斷創新服務舉措,為企業高品質發展賦能。

分享:

責任編輯:徐紅梅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3112810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