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賽音敖其樂圖的兒媳婦烏仁圖雅在驅趕牛群。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6月初,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的一千余戶牧民不約而同集體出動,趕著牧群向北緩緩行進在崎嶇的道路上,前往夏營地。這是當地牧民一直延續下來的沿河遷徙、逐水草而居的遊牧傳統。2014年,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係統被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
巴彥溫都爾蘇木的牧民賽音敖其樂圖今年51歲,他們家遷徙路程近100公里,是當地最長的路線之一。
6月1日淩晨,賽音敖其樂圖便和家人一起收拾行囊、聚集牛群,開始前往夏營地。遷徙之路充滿艱辛,他們越山丘、冒風雨、宿野外,直到6月3日下午,一家人才到達夏營地。 夏營地水草豐美、綠草如茵,賽音敖其樂圖沒有倦意,和家人一起趕在天黑之前收拾好蒙古包和生活用品。接下來,他們和牛群將在這裏生活近4個月,牲畜也會在這片豐美的草原上增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