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産學聯合賦能振興鄉村

  • 2023-06-15 12:01
  • 來源: 奔騰融媒

  2022年盛夏,剛剛結束一學期繁重科研教學工作的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杜晨光教授,小別心愛的實驗室,脫下白大褂,換上衝鋒衣,不遠千里,來到興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鎮烏拉斯&嘎查。佇立在青山連綿、綠水逶迤的科爾沁大草原上,熱忱迎接杜教授的,是他曾經的學生——科右前旗惠牧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興安盟“曉景”式鄉村振興産業帶頭人——李永強獸醫師。

  沒有客套,不顧寒暄。合作多年、心存默契的師生倆,直奔 2021 年新建、總投資 300 萬元的科右前旗肉羊改良實訓基地。從存欄 2500 只優質品種肉羊、200 頭基礎母牛的現代化畜舍,到總面積約 2000 畝的青貯飼料種植集散基地;從配備全混合日糧(Total Mixed Ration,TMR)飼料製備中轉站的 3000 噸青貯飼料窖,到佔地 270 平方米的胚胎移植技術實驗室;從進一步提升黑頭薩福克等優質品種肉羊與當地蒙古羊雜交後代生産力的核心技術,到立足“放牧+舍飼”生産方式、指導肉羊養殖良性循環的生産模式;師生倆一邊看一邊談,一起上手一起幹。不覺間夜幕降臨,坐在燈火通明的實驗室,遠方悠揚的牧歌傳來,這熱火朝天的牧區生産一線,宛如薪火相傳的菁菁校園……

  薪火相傳,初心如磐!1978 年,張涌院士就讀於內蒙古農牧學院獸醫系;1998 年,曹貴方教授師從張涌院士,獲農學博士學位;2008 年,杜晨光教授師從曹貴方教授,獲農學博士學位;2015 年,李永強在杜晨光教授等教師指導下,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技術係動物科學專業。幾十年風雨如磐,從投身學術的張涌院士、曹貴方教授、杜晨光教授,到扎根基層的李永強獸醫師,科研頂天、推廣立地的初心,農大人綿延庚續、代代相傳!

  投身學術,科研頂天!2005 年,杜晨光教授師從旭日幹院士,獲理學碩士學位;2010 年,遠赴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進行“神經內分泌”方向博士後研修。歸國後,在承擔“家畜繁殖學原理與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等應用性專業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他對標國際前沿,從事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基礎創新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4 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 1 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 2 項,內蒙古人才基金 1 項,內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計劃項目 1 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英文 SCI 收錄近 10 篇;榮獲 2019 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項。

  扎根基層,推廣立地!大學畢業後,李永強從繁華都市返回家鄉這片草原。2017 年,面對科右前旗牧區和半農半牧區肉羊養殖品種不佳、技術落後、效益低下的狀況,他創辦惠牧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引進黑頭薩福克、東弗裏升奶綿羊、西門塔爾肉牛等優質品種,推廣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先進技術。通過技術合作、免費培訓、委託移植、羊羔回購、肉羊回收、電商銷售,搭建統一的技術服務和採購銷售平台。通過他的不懈推廣和持續努力,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牢牢接上了“地氣”:截止目前,合作社擁有牛羊人工授精繁育技術和獸醫團隊專業人員 16 人(本科學歷 9 人),年産優質胚胎 3000 枚以上;烏拉斯&嘎查的高品質種羊利用率、品種改良率、養羊業發展速度和經濟收益等指標,多年名列科右前旗前茅,累計帶動周邊近百戶農牧民脫貧致富。2018 年,惠牧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入選科右前旗“四個 100”優秀專業合作社;2022 年,李永強獸醫師榮獲科右前旗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師生攜手,薪火激蕩!産學聯合振興鄉村,是一代代農大師生,初心中永不磨滅的薪火。多年來,杜晨光教授投身基礎性創新研究的同時,始終心繫農牧業生産一線,先後與內蒙古自治區農畜産品質量安全中心(內蒙古自治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內蒙古草原烏骨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嶺鑫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科技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及産學研聯合平台,主持《基於武士蛋白(MSI2)和黑素皮質素受體(MC4R)篩選的草原烏骨羊擴繁示範》、《納米孔測序在農牧業應用中的技術開發(Ⅰ期)》等橫向課題。這次他利用暑假來到科右前旗,與李永強獸醫師之間的深入溝通交流,既是師生間的薪火激蕩,更是産學界的薪火迸放!

  薪火迸放,牧歌嘹亮!以黑色雜交後代為選育群體,同時引入草原烏骨肉羊精液進行三元雜交選育,提升薩蒙羊黑色後代烏骨性狀黑色素含量,挖掘培育優質、多羔、適應性強的興安盟地區優質肉羊品係;開展機器學習、圖像識別、神經網絡技術研究,針對興安盟地區特色肉羊的體表體貌、繁殖、皮膚、反芻行為等特異優良性狀,研發基於多組學方法的基因型高通量鑒定技術,揭示生長、肉質、繁殖和抗病性狀特定表型的遺傳變異基礎;依靠多學科技術交叉融合,建立“環境控制+精準飼喂+疫病防治+育種體系+無抗養殖”的標準化、智能化繁育養殖模式,構建面向優異種質資源精準鑒定、保護利用的全鏈條、全場景、多層級大數據管理服務平台……産學聯合,把實驗室搬到農牧業生産一線,推動興安盟新型高端肉羊繁育養殖模式跨越式發展;振興鄉村,讓嘹亮的牧歌唱響在大草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原標題:實驗室薪火迸放,大草原牧歌嘹亮——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師生“産學聯合振興鄉村”側記

分享:

責任編輯:石毅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0112969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