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中心:直播購物須謹慎

  • 2022-05-21 10:46
  • 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網絡“直播帶貨”營銷模式發展迅猛,伴隨而來的假冒偽劣、虛假宣傳、交易數據弄虛作假等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了幫助廣大消費者在網絡直播帶貨熱潮中更好地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的《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呼和浩特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中心提醒廣大消費者:

  要謹慎選擇交易&&和購物渠道。消費者應通過正規網絡&&和購物渠道,選擇信譽度好、資質全的電商&&和商家購物。盡量在官方旗艦店或知名主播的直播間購買商品,同時要認真查看經營者在直播&&的公示情況,查看其是否有營業執照,如果&&沒有公示商家營業執照,建議最好不要購買其商品或服務。

  要科學理性消費,切勿盲目衝動。消費者要多考慮購物是否需要,做到理性消費,不要出於對主播個人的盲目信任或受直播&&以“價格低廉”“秒殺”或“數量有限”等宣傳營造的産品稀缺的營銷氛圍影響,而盲目衝動消費。不要被各種“假優惠”陷阱誤導,不要輕信商家作出的“特價”“清倉價”“全網最低價”等宣傳。

  要注意觀看産品在線和歷史直播數據。通過觀察在線人數、粉絲互動、産品成交、音浪等數據分析是否正常,觀看産品講解、投放時長是否異常等。一般産品講解幾分鐘就會迅速帶動觀眾氣氛進入秒殺環節,産品投放不會連續投放;觀看直播間産品點讚與評價,要注重審查評價與其直播間産品的相符性;不要輕易相信主播營銷時的話術,要觀察商品的價格變動趨勢和産品資質等情況。

  要留存相關憑證,遇到權益受損時要積極維權。消費者除了在購物過程中要仔細了解商家“七日無理由退貨”和“三包”範圍等售後服務規則外,購物後還應在第一時間保存好廣告宣傳、直播視頻、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相關的證據,因為網絡購物相關信息在刪除以後很難恢復,所以消費者要盡可能多留存憑證,在購買之時就應該有意識地截屏保留相關的原始數據。若發現商品質量不合格、與廣告宣傳不符等問題時,應及時與商家溝通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徐志琴)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6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