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地接連發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尤其臨近春節,人員流動更加頻繁,對防疫工作而言就是一場大考。面對疫情大考,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衛健委扛起先鋒責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全力以赴、科學精準抓好疫情防控,全力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過上一個歡樂祥和、健康平安的新春佳節。
——指揮體系進入“臨戰”狀態,周密部署防控工作
通遼市衛健委連續組織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健全“1+9+N”疫情防控政策體系,完善工作專班,設立5個專項工作組,細化工作分工,層層壓實責任。指揮體系進入“臨戰”狀態,專班人員全部實行集中辦公,與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強化疫情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疫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
——嚴肅監督執紀問責,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節日環境、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通遼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督察組,對整體防控工作開展綜合督察。通遼市紀委監委牽頭,組織公安、衛健、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對各旗縣市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專項檢查。通遼市衛健委派出三個督導組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專項督查,提出整改意見,立行立改。市衛健綜合執法支隊組成四個督導組,隨機選取全市53家集中隔離場所進行了專項督導。嚴肅監督執紀問責,為全市人民度過平安健康節日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嚴格醫療機構感染管理,全力降低院感風險
市衛健委組織專家成立院感防控督導組,對各醫療機構落實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和臨時隔離室設置情況、常態化重點人員監測、首診負責制、特殊人群門急診救治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切實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堅持強化醫療機構驗碼、預檢分診流程、體溫檢測設備管理,壓實預檢分診職責,做好患者的分診分流和風險管控,確保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院感控制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築牢“外防輸入”關口,共建全民免疫屏障
核酸檢測是精準發現疫情、迅速阻斷疫情傳播的重要保障,通遼市針對醫療機構、火車站、機場、公安、交警等一線重點人群開展定期核酸檢測,機場旅客接觸頻繁區域開展每週兩次檢測,進口冷鏈食品集中倉高標準監測。各級醫療機構對就診發熱病例、住院患者及陪護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全市共設置採樣點2623個,安排採樣人員6173人,實驗室檢測人員558名;儲備175人組成11支核酸檢測支援隊,儲備1300人組建27支核酸採樣機動支援隊,確保第一時間完成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疫情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種兩手抓,按時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任務量,早日建成人群免疫屏障,從根本上助力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全市全人群接種率已達到理論上的全民免疫水平。
——強化應急處置培訓,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力度
通過培訓強化應急知識儲備,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從根本上助力疫情防控。通遼市衛健委組織召開全市學習貫徹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戰手冊培訓會,市衞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離點督查現場培訓,市疾控中心舉辦流調溯源專項培訓。堅持信息的及時公開,每日在微信公眾號公布通遼市新冠肺炎疫情管控通公告,進行風險提示。協調主流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措施,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支持配合精準管控工作。印製了鼠疫和新冠肺炎宣傳海報5000余張,下發到基層。
春節期間,通遼市衛健委將繼續織緊織密外防輸入防線,迭代升級疫情防控體系機制,持續築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以鐵肩扛起擔當,確保群眾健康平安過大年。(文/書宏)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 李國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