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辦好薩拉烏蘇“河套人”發現100周年國際論壇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展現內蒙古綠色烏審靚麗風採,4月14日,由中共烏審旗委員會、烏審旗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烏審旗委宣傳部承辦的亙古薩拉烏蘇馬頭琴交響音樂會暨烏審旗馬頭琴交響樂團專場匯報演出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藝術劇院舉行。
演出在馬頭琴管弦樂序曲——《草原歡歌》中拉開序幕。演出邀請青年指揮家王興宇擔任音樂總指揮,音樂會由中國·烏審馬頭琴交響樂團演奏,這支樂團是中國唯一一支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馬頭琴為主弦樂,具有濃鬱的地方風格的多聲部交響樂團。演出以馬頭琴管弦樂、獨唱、獨奏、國樂等多種形式表演呈現,為觀眾獻上了一場音樂盛宴。演出現場,劇院內座無虛席,恢弘的交響樂響徹整個演播大廳。
馬頭琴管弦樂曲《薩拉烏蘇》以詩化的交響樂語言,對這一當代中國舉世聞名的發現壯舉進行了深刻地描摹與刻畫,生動詮釋了薩拉烏蘇“河套人”遺址發現和保護的重大意義,該作品不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更以樸實的音樂語言貼近大眾,讓聽眾在深情雋永的音符中得到心靈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馬頭琴管弦樂曲《守望相助》讓現場觀眾走近水草豐美、和諧共生的烏審草原,領略被譽為內蒙古“南大門”的烏審旗團結和諧、昂揚向上的喜慶氛圍,感受烏審人民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激發烏審人民不懼艱難、砥礪前行,不負韶華的磅薄力量。
烏審旗馬頭琴交響樂團是內蒙古烏審地方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個亮點,在國內外多地進行巡演,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地區藝術風採,打造地區文化品牌,促進各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受到眾多觀眾的高度評價和喜愛。
演出現場。
位于烏審旗境內的“河套人”遺址是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層學、年代學依據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存。一百年前,考古學家在薩拉烏蘇流域找到了一顆人類到府齒化石,為薩拉烏蘇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一百年後,也就是今年的8月,匯聚各國考古學家的世界級文化盛會——“河套人”發現一百周年國際論壇也將在薩拉烏蘇考古遺址公園隆重召開。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和烏審旗加大對遺址的保護開發力度,高起點、高品質規劃建設薩拉烏蘇考古遺址公園,讓古老的文化遺存活起來。
薩拉烏蘇,鄂爾多斯高原亮麗的風景線。它在帶給人們震撼、驚喜的同時,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深思與企盼。薩拉烏蘇考古遺址公園,也將以其深邃、雄渾的文化底蘊再次震撼全球。(郝映捷 何驥雲 呂莉 白雪)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