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聚氯乙烯),是鄂托克經濟開發區新型化工産品。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煤炭-電石-PVC循環産業鏈加持,PVC不僅佔據着國內外重要的市場份額,還能行銷向世界“大舞&”,如卡塔爾世界盃。
但哪怕是這樣的“世界級”産品,也面臨催化劑的難題。過去,鄂托克經濟開發區使用含汞的轉化催化劑,依靠進口和華東地區外購聚合催化劑,對外需求的高成本和2017年生效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的剛性約束,讓開發區氯鹼行業的生存步履維艱。如何耕好氯鹼行業這塊“責任田”,守好並發展壯大園區這份“家業”,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在關鍵技術上不斷探索,通過加大與大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引進高端人才,打造精細化學品研發基地和工業技術研究院,關鍵技術一項項攻克,科技成果一個個轉化……
七年攻汞 夢圓無汞
中國是全球聚氯乙烯(PVC)産能大國,佔比接近50%,於2017年8月16日全球生效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對於用汞工藝提出了約束性要求。氯鹼行業面臨綠色發展的困境,中國聚氯乙烯産業的無汞化生産技術成了亟待突破的瓶頸。
作為內蒙古氯鹼化工的重要生産園區,鄂托克經濟開發區早在“十二五”期間就意識到汞的存在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氯鹼行業的“生死存亡”,此時開始,開發區便打響了低汞、無汞技術研究的“硬仗”。
2015年PVC無汞化攻關小組正式成立,經過7年技術攻關,2022年8月在全行業率先實現了無汞催化工藝的全面投産應用,同年9月獲得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關於無汞催化工藝評估鑒定。2023年1月,國家環境部固管中心官網通報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電力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産40萬噸的聚氯乙烯(PVC)及燒鹼項目”於2022年率先完成了國內首個電石法聚氯乙烯無汞催化工藝的評估及驗收,並獲得了首張電石法聚氯乙烯工藝無汞排放的排污許可證的消息。
目前,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年産4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已完全裝填無汞催化劑,已全面實現無汞化生産。該項目成果的轉化落地,生産效益不言而喻,項目衍生出的科技成果,極大地豐富了園區精細化工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四種助劑 全部自主
為了打破依賴進口和從華東地區購入PVC引發劑、高效鏈反應終止劑、防粘釜劑、消泡劑這四種助劑造成的成本過高和定制化困境的壁壘,2017年,鄂托克經濟開發區積極推動園區企業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打造精細化學品研發基地。
2018年由18位博士帶頭突破關鍵技術,建成 5500 噸的 PVC 聚合助劑生産線,打破了外資企業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內蒙古地區助劑市場的空白。
PVC聚合助劑的成功研發和工業化應用,實現了國內首套向PVC上游産業的延伸,為開發區優勢特色産業鏈的打造和高端化、精細化産品的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瀚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會昌説:“瀚博科技公司二期助劑項目擬開發應用微通道反應器和微通道反應器工藝,它是一項革命性的創新技術,開發應用成功後,將打破國內外無法使用微通道反應器生産引發劑的瓶頸,也會實現生産過程的本質安全。”
發展無止境,研發無窮期。PVC助劑的深一步研發,將為開發區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創新能力、實現綠色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政策的約束和技術的空白沒有成為鄂托克經濟開發區氯鹼行業發展的“絆腳石”,反而讓開發區在“危機”中孕育了“先機”,關鍵技術掌握在手,成本洼地優勢顯著,氯鹼行業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企業和園區發展贏得了廣闊天地。多年的深耕細作已然使開發區在氯鹼行業賽道上加速超前。(王景)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