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敖漢旗:“生態樹”變“搖錢樹”

  • 2023-03-23 09:51
  • 來源: 內蒙古日報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3月中旬,春風吹過赤峰市敖漢旗,在億森明珠林果家庭農場的果園裏,薩力巴鄉49歲的農民劉波正忙著指導工人給果樹剪枝。

  敖漢旗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水源匱乏,十年九旱。2006年,劉波響應國家號召,流轉了170多畝林地,開始治沙造林。“當時種的都是楊樹,對水的需求量大,而我們當地缺水,幾年下來楊樹林面積雖然達到了800畝,但死亡率非常高。”劉波説。2010年之前,為了能按時把樹種下去,劉波年年變賣家産,總計達到了15萬元。

  2013年春天,劉波夫婦決定改變造林策略——造經濟林,發展林果産業治沙致富。他們還定下了“三步走”的規劃:首先,以楊樹林為防風帶,種植抗旱能力極強的 “沙果”林;其次,增加林果品種,形成片區規模;最後,打造林漁旅遊品牌,與三十二連山、城子山兩景點遙相呼應,建成“兩山一林”景點群。

  定下了目標,實施起來就有了動力。2013年到2016年,劉波連續流轉了近千畝殘林地,外植赤峰楊,裏栽沙果樹和雞心果樹等經濟林,實施了規模與品種的雙擴大。

  但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楊樹林深受沙侵與幹旱雙重影響大面積枯死,這些林地成了退化林地。這也讓劉波夫婦更加堅定了造經濟林建産業園的想法。他們又流轉殘林地500多畝,引進龍豐蘋果、寒紅梨兩個品種,形成區片化栽植。自此,那些退化林地也被改造成了經濟林。

  5年的時間,劉波的“三步走”規劃已經實現了兩步。終于在2018年,沙果樹挂果,他有了經濟效益,端上了生態飯碗。劉波夫婦發展果樹經濟也帶動了所在家鄉薩力巴鄉,全鄉已有20多戶發展林果種植,面積1500余畝,實現經濟效益450萬元。

  不舉步,越不過柵欄;不邁腿,登不上高山。16年過去了,劉波共流轉林地4000畝,已造林的林地達到3500畝。他正邁步在實現第三步目標的路上。2022年,劉波獲評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稱號,帶動薩力巴鄉累計更新造林4.2萬畝。

  “現在是春季,外面7級大風,可在果園裏也就4、5級。經濟林帶來的收益可再投入到造林裏來。”劉波説。(記者 張慧玲)

分享:

責任編輯:徐紅梅 郝芳芳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8112945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