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梨園深處有人家

  • 2022-05-26 10:41
  • 來源: 內蒙古日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如同詩句裏描寫的一樣,5月的幹召廟鎮民主村梨花勝雪,片片潔白搖曳在枝頭,宛如仙境。

  民主村坐落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今年57歲,有着30多年種植梨樹經驗的田紅繼是村裏的一位能人——愛學肯幹、從一竅不通摸爬滾打到成為技術型梨樹種植新農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村裏人也關注生態環境的發展,畢竟生態好了,農村農民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一説到生態環境,時常關注國家大事的田紅繼就能出口成文。

  30多年前,村裏還是土路,偶爾有汽車經過,車後都揚起一米多高的塵土。“那時候,別説大面積搞經濟林建設了,村裏連綠化用的樹也沒有個規劃。”田紅繼説,民主村的土壤鹼性較大,以前樹木很難存活,到處是荒灘,守着家裏的35畝林地,他不知道種啥好。後來林業局鼓勵種植經濟林,很多人都選擇了梨樹。

  不懂怎麼剪枝,怎麼給樹打藥,就跟着技術員多學多看,勤加練習。一點點的積少成多,一年年的鍥而不捨,他成了果樹種植行家。伸出雙手,厚厚的繭,盤在虎口之處,這是經常使用握力造成的。他説:“苦一點累一點都沒什麼,重要的是有了賴以生存的一技之長。”

  種植梨樹,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梨樹還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可以綠化荒山、沙坡、灘地,改善生態環境,同時能夠滿足人們生態旅游需要。” 田紅繼説。

  在田紅繼的帶動下,種梨樹的人越來越多。每到春夏之交,村子就是一片梨花海洋。2020年,全國248個村落成為當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民主村是巴彥淖爾市唯一入選村落。

  “如今,我們這兒成了鄉村游的‘名片’。村在梨樹中,梨樹在村中,這不就是很多人尋找的詩和遠方嗎?”坐在梨樹下,田紅繼眼角的皺紋勾勒出歲月與辛勞的痕跡,而他卻欣慰地講着當下的生活。“空閒時,挑一個好天,或者傍晚的時候,在梨樹下坐坐。這是多少城裏人尋之不得的愜意生活呀!”(記者 張慧玲)

分享:

責任編輯:徐紅梅 李國棟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8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