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耀戈壁 奉獻鑄擔當

  • 2022-05-27 17:06
  • 來源: 新華網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祖國北疆戈壁灘接續奮鬥,用生命的力量對抗著艱苦的自然環境,點亮西北的夜空,以涓滴之力匯成清流滋潤著百姓的生活,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邊境的安寧、“靚麗”默默地堅守和付出著。

  有這樣一部劇,擷取大漠微塵、時間長河中的星光,匯聚成一道光一團火,把一群可愛、可親、可敬的駐守和工作在祖國西北端、以內蒙古電力人為代表的各族兒女守望相助的故事呈現出來,讓大家傾聽他們的聲音,感受人性的光芒和奮鬥的力量,它就是廣播連續劇《點亮黑鷹山》。

  廣播連續劇《點亮黑鷹山》3月14日在阿拉善臺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首播,4月16日在阿拉善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周末歡樂派》重播,播出以來,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主題曲《生命的模樣》及插曲《黑鷹山光明衛士》悠揚動聽的旋律縈繞在廣大聽眾心頭,久久不能散去。黑鷹山電力人多年來守望相助、扎根邊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更是令聽眾們潸然淚下。受聽眾要求,內蒙古臺評書曲藝廣播于4月17日再次重播連續劇。

  用走心創作致敬新時代奮鬥者。《點亮黑鷹山》故事以一位記者走進黑鷹山變電站採訪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個長年工作和奮鬥在黑鷹山變電站的電力工作者們以及圍繞他們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出色完成各項工作的感人故事。這部廣播劇,從主創到人物均為真實人物原型呈現,主要故事人物和場景均為現實中真實的人地事。藝術源于生活,現實生活中,很多真實的生活本身就極具豐富多彩、絢麗燦爛,極具故事性,真人即是角色,素人亦有光環。當我們把視角投射到這些故事時,不禁為之深深感動和震撼,心潮為之澎湃,劇中的記者亦如此。

  女記者莎娜與這些電力工作者第一次接觸便同車趕往黑鷹山變電站,邊走邊幹,三天才走到黑鷹山。途中感受到了艱苦的地理條件,也深刻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艱辛與不易。即使沒有惡劣自然條件的挑戰,電力工人的工作日常也早已與“高空高壓高風險”等諸多困難和危險結緣,工作在戈壁大漠尚未全部通電的變電站,其中的困難超出想像,這裏的故事注定不凡。

  廣播劇圍繞記者採訪展開,有與當事人的對話,也有對客觀環境的描寫和記者“我”的內心獨白,更有大段故事回放,在情節發展中人物對話與場景擬音生動結合,效果逼真感人。劇中語言運用符合人物特點,“我”作為一名記者,語言精煉透著睿智,準確把握“採訪對象”的內心變化,準確回應、細致引導,話題承接流暢,生動呈現出一個執著于事業、充滿親和力的新聞工作者的形象;劇中其他人語言也富有特點,年輕人快人快語,年長者樸實持重,領導者善謀善斷、一語中的……劇中人物略帶蒙古口音的對白,描摹出一個個熱情善良的蒙古族人物形象,真實而親切。

  電力人繪就祖國北疆獨特風景。劇中以“採訪”為橋梁,把以黑鷹山變電站為代表的奮戰在邊疆地區的電力工人堅守與開拓相融、光輝與樸實共存、平凡與偉大交織、無奈和樂觀共生的可親可敬的“光明使者”深情呈現。

  12年中三進黑鷹山的變電站黨小組組長一次次風雨無阻毅然前進,疫情來臨時也拖著尚未痊愈的病體義無反顧地逆行,人生最好的時光都獻給了這片戈壁、獻給了熱愛的事業,體現出一名老黨員、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奉獻和擔當。新老兩代變電站長帶領眾人默默堅守、接續奮鬥,點亮了清河口、算井子,又錨定馬鬃山……直至整個黑鷹山,他們體現著電力行業黨員幹部切實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履職盡責、帶頭擔當作為、帶頭承擔責任的時代精神。

  另一些不畏艱辛為地區帶來光明,延伸服務為牧區群眾無私付出,同志間患難與共互相幫助的電力工作者群像同時也得到生動呈現——他們為保障供電,涉險通過洪水區,他們用生命在盡職盡責。面對惡劣自然環境時,他們幽默地調侃“黑鷹山是老天爺曬黑的”時的豁達樂觀,他們對獨居老額吉無微不至的叮嚀和牽挂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性之光。他們有為同志安危團結一心,歷經七個小時全力搶救最終無力回天時的痛惜無奈,他們有對不能守候在家人病榻前的歉疚自責和舍小家為大家的擔當。

  在西北戈壁工作的電力人常年跋涉在近百公里范圍的兩個蘇木,為兩個邊防連隊、兩個邊防派出所和大小四十多家工商業戶、97戶牧民保障電力供應,同時維護著35千伏、110千伏的兩條輸電線路,是他們給一方帶來光明、為邊境祥和夯實基礎。他們是電力係統改革的促進派、實幹家,他們身上體現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的新時代電力工人的新作為,折射出以電力工人為代表的草原兒女努力奮進,擔負起守護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的重大責任,書寫著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新答卷。

  在劇中,擷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故事,真實呈現了電力係統在保供給、促發展上發揮的巨大作用。劇中有對算井子邊防派出所架通網電的故事直接描寫,劇中光明驅走黑暗的那一刻,所有人歡呼雀躍、載歌載舞的場面令聽眾也感動不已。接到斷電消息後,他們一次次義無反顧地衝入雨夜、風雪中,戰洪水、鬥寒雪,踩著梭梭荊棘在洪水中推車、在篝火中拷化凍僵的雙手又爬上桿塔徒手操作、爬上爬下十幾次……最終恢復供電,“雨過天晴”的一刻,聽眾緊張的神經連同已攥出一把冷汗的手心才一起放松下來。劇中故事呈現生動感人,引起聽眾強烈共鳴,各位聲音藝術家的精湛表現更令人嘆為觀止。

  各民族守望相助成就“國之大者”。《點亮黑鷹山》不僅呈現出電力工人的高尚品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也講述著生活在祖國西北邊疆各族兒女守望相助,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鬥爭、努力改變自然面貌,共同守衛邊境安寧、創造美好生活的故事,譜就了一曲可歌可泣、蕩氣回腸、委婉悠長的民族團結之歌、守望相助之歌。

  劇中,變電站站長深入大漠為老額吉送水送菜送藥充話費、噓寒問暖、細心關心著老人的日常生活;電力工人迅速出動為養駝牧戶排除故障恢復供電,挽回經濟損失時的欣慰溢于言表。在一個個排險故事中,有著企業領導對礦井下工人生命安危的擔憂,有著邊防哨所對邊境線攝像頭斷電影響邊境安全的焦慮。在供電所值班員突發急病時,衛生站、黑鷹山邊防出所的人全都趕來,接續進行心肺復蘇展現生命至上的人間大愛;在風雪天,變電站換班的車輛壞在路上巡邏的邊防戰士主動出手、幫助渡過難關……這裏生活著的各族兒女,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早已團結到一起,成為休戚與共、親密無間的一家人,他們默默無聞地守護著祖國的北疆,傳遞著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愛國情懷。

  廣播劇《點亮黑鷹山》著眼于時代,謳歌了一群辛勤付出、默默堅守的電力工作者,同時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奮鬥、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黑鷹山鎮地區的祖國邊疆各族人民熱愛祖國、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郝世秀 關朕)

分享:

推廣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9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