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新華網
PC版本
內蒙古頻道
/
綠色長城
/
正文
“以工代賑”讓農牧民由治沙“看客”變“主角”
巴彥淖爾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陳海維説: 全市實施‘以工代賑’模式,帶動3.7萬名農牧民參與防沙治沙,人均年增收1.5萬元。
2025-06-12
天空之眼瞰祖國——黃河“幾字彎” 美麗新生態
內蒙古境內的黃河“幾字彎”沙化土地總面積2.27億畝,是沙化土地分佈較為集中、程度較為嚴重的地區,是生態治理攻堅戰的主戰場。
2025-06-10
赤峰四招“組合拳”向毀林毀草行為“亮劍”
"今年以來,赤峰市圍繞內蒙古自治區關於毀林毀草違規違法行為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以“三北”工程為契機,聚焦毀林毀草突出問題,打出“頂層發力、科技賦能、嚴格執法、全民共治”組合拳,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25-06-08
三代治沙人的65載綠色接力
如今的綠洲在65年前竟是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
2025-06-08
新華林場隨坡就勢守原綠
當無人機如一隻銀色的眼睛緩緩升入天際,整個項目區盡收眼底,深藍色光伏板在夏日陽光的照射下,閃動着耀眼光芒,仿佛一片波光粼粼的“藍色海洋”。
2025-06-08
黃河“幾字彎”頂端綠染沙海展新顏
沿着黃河岸邊前行,在新華林場以西120多公里的磴口縣劉拐沙頭是烏蘭布和沙漠與黃河“握手”之地,每年向黃河輸送大量泥沙。
2025-06-07
內蒙古在祖國北疆構築起牢不可破的萬里綠色長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1.43億畝、種草3.55億畝,規模均居全國首位,在祖國北疆構築起牢不可破的萬里綠色長城。
2025-06-05
從治沙先鋒到綠富同興:新華林場綠色發展育新機
林場場長賀鑫介紹道。
2025-06-03
鄂爾多斯:漫漫黃沙漸成千里“藍海”和綠洲
鄂爾多斯市實現從“人海治沙”到“機械治沙”、從“粗放治理”到“靶向治理”的歷史性轉變
2025-06-04
內蒙古“沙戈荒”大基地配套首條外送通道協議簽訂
4日,自治區政府與河北省政府、國家電網公司共同簽署《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輸電工程長期合作協議》。
2025-06-05
內蒙古完成“三北”工程治理面積3700多萬畝
自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堅戰開展以來,內蒙古累計治沙3700多萬畝,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夯實根基、增添綠裝。
2025-06-06
內蒙古磴口縣:借“光”治沙讓沙害變沙金
內蒙古磴口縣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區。
2025-05-18
渾善達克沙地:治沙富民兩相宜
在渾善達克沙地西緣,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罕錫力嘎查的牧民畢力格圖比過去放羊牧牛還要忙碌,他新購進的3&設備不停運轉,將幹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簾。
2025-05-17
中蒙俄邊境行:邊境上的“綠色長城”
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罕錫力嘎查,牧民畢力格圖新購進的3&設備運轉不停,將幹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簾。在不遠處的沙窩子上,一排排草方格向遠處延伸。牧民們將稻草簾插在沙子裏,用“黃金甲”固定住了“流動沙”。
2025-05-15
河套平原行:見證綠色發展故事
近期,新華社記者深入河套平原調研,發現了一個個生動的綠色發展故事,深切體驗到當地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擔當作為與突出成就。
2025-05-15
防沙治沙“新青年” 大漠深處“繪綠洲”
立夏時節,在烏蘭布和沙漠深處,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三北治沙青年突擊隊的成員們,身着淺綠色的馬甲,揮動着手中的鐵鍬,在風沙中栽種梭梭、沙棘等治沙植物。
2025-05-10
錫林郭勒盟渾善達克沙地治理提速增效
今年4月份以來,錫林郭勒盟各地因地制宜啟動了渾善達克沙地殲滅工作。
2025-04-21
烏蘭察布市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提質提速
據悉,2025年烏蘭察布市渾善達克沙地綜合治理任務為155萬畝。
2025-05-08
呼倫貝爾市首次發布林草種質資源普查成果
呼倫貝爾市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歷時5年的第一次林草種質資源普查階段性成果。
2025-05-07
“深栽淺埋”種植法賦能科爾沁沙地治理
科左後旗位於科爾沁沙地東南部,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就開始推進科爾沁沙地的治理。
2025-05-08
加載更多 »
綠色長城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