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新華網
PC版本
內蒙古頻道
/
綠色長城
/
正文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得到整體性系統性保護
自202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以來,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得到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提升。
2025-08-06
黃河岸邊生態警務織密鳥類棲息“安全網”
巴彥淖爾市公安局烏梁素海自然保護區公安分局民警頂着烈日開展保護鳥類巡護工作,全力守護鳥類棲息的家園。
2025-08-06
上半年內蒙古能源重大項目投資達1658億元
"1-6月份,全區能源重大項目投資達1658億元、同比增長39%,佔年度計劃投資的52%,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2025-08-03
內蒙古綠氨完成全球首次綠色船用氨燃料加注
"前不久,遠景正式投産我國規模最大綠色氫氨一體化項目,並納入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氫能點位專項支持。"
2025-08-03
從綠電交易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看內蒙古新能源産業發展使命
廣袤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上,±800千伏錫盟—泰州特高壓直流工程鐵塔宛如巨人般矗立。這條全長1620公里的“電力天路”工程,經內蒙古、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五地,單日外送電量超1億度。
2025-08-03
中國之城|內蒙古阿拉善:沙海中的綠色家園
一提起沙漠,人們總想起乾旱風沙,可阿拉善沙海裏藏着許多湖泊,令人感慨造化神奇。
2025-07-31
內蒙古加快生態環境監測向數智化轉型
內蒙古不斷加大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其自動化、數智化轉型。
2025-07-31
內蒙古全力保障“三北”工程攻堅戰種苗供應
據介紹,為保障種苗供應,內蒙古依託國有林場的土地資源和技術優勢,布局建設40處保障性苗圃,重點培育“三北”工程急需的鄉土沙生灌木樹種,並按照“就近育苗、就近使用”原則,推行“訂單生産、定向培育”模式,充分發揮保障性苗圃補缺、托底、穩價的作用。
2025-07-16
賀蘭山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長足發展
"同時加大科研監測工作,持續開展科普宣傳,鼓勵全民參與生態保護,進一步鞏固提升賀蘭山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成果,不斷書寫新時代賀蘭山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07-16
內蒙古21億株苗木保障“三北”工程種苗供應
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內蒙古聚焦“保、育、繁、推、管”五篇文章,全力保障“三北”工程種苗供應。
2025-07-15
內蒙古呼倫貝爾成為草原生態研究天然試驗場
與會專家&&,呼倫貝爾不僅是歐亞大陸草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維繫東北、華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2025-07-14
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之綠野歡歌
當日,首屆中國(2023·內蒙古)牛交易大會在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開幕。
2025-07-08
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之生態名片
7月8日,“紅色興安 綠色發展——新華社鏡頭中的‘嶺上興安’”新聞攝影展在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開展。
2025-07-08
綠電賦能 新材料産業助力工業綠色升級
"楊茂盛説,內蒙古已經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新材料産業,且産業體系較為完善,在全國産業鏈供應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稀土材料、有色金屬材料、稀有金屬材料、碳基材料、鋰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發展潛力巨大。"
2025-07-07
跨越400公里 綽爾河和西遼河牽了手
2025-07-06
內蒙古完成三大沙漠林草鎖邊帶合龍
2025-07-06
全力守護 繪就水清魚躍自然畫卷
為守護這片水域的生息與自然血脈,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金河分局民警日復一日展開高強度巡查。
2025-07-02
內蒙古:打通新通道 綠電送華東
記者從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獲悉,6月30日,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的桃合木500千伏新能源匯集輸變電工程、鋁都-平川500千伏線路工程、科爾沁右翼中旗百萬千瓦風儲基地220千伏送出工程同時竣工,助力當地百萬千瓦風儲基地打通外送通道。
2025-06-30
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具備全線通水能力
圖為6月30日拍攝的引綽濟遼工程通遼市受水區。
2025-06-30
“超級充電寶”提質擴容 內蒙古疾馳新型儲能新賽道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的消息稱,內蒙古新型儲能容量補償政策正式落地執行,首批近億元補償款已於5月支付到位。
2025-06-30
加載更多 »
綠色長城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