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額濟納旗奏響“航天牧歌”-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8 22:17:30
來源:新華網

內蒙古額濟納旗奏響“航天牧歌”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記者魏婧宇、連振)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是神舟系列飛船起飛和降落的地方,“航天”的印記在這座小城中隨處可見,戈壁深處飄蕩出悠揚的“航天牧歌”。

  在額濟納旗,有一支由民兵、退役軍人、牧民組成的護航神舟民兵分隊,67年來在荒漠戈壁中守護祖國航天事業。

  新吉樂圖是護航神舟民兵分隊的一員,他在當地一家旅游公司上班,最大的愛好是研究沙丘。新吉樂圖曾和同伴騎着駱駝深入沙海,連續28天觀察和測量沿途的沙丘,詳細記錄下戈壁中的地形地貌。

  採集戈壁地形地貌信息的過程中,新吉樂圖和同伴們曾遭遇過“沙子割臉”般的沙塵暴,也曾不慎陷入流沙,但他們堅持一次又一次向戈壁深處進發,幾年來已繪製出8本《航天搜救地形圖譜》,為每座沙丘建立“數字身份證”。“護航神舟民兵分隊已連續多次參與神舟飛船回收保障任務,收集的地形數據越精細,就越能提高我們的回收保障能力。”新吉樂圖説。

  額濟納旗護航神舟民兵分隊成員向牧民講解神舟飛船起落前後的注意事項。新華社發

  護航神舟民兵分隊成員關布才登説:“守護‘神舟’是我們家的榮光。”關布才登的爺爺蘇達那木曾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時負責巡邏任務,爺爺叮囑他“要接力守下去”。

  “六十多年前,我爺爺那一輩牧民為支持祖國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帶着家人遷出了水草豐美的牧場,旗政府所在地搬遷了三次。”關布才登説,“我聽着‘最好牧場為航天’的故事長大,從小就敬佩能守護祖國航天事業的人。”2010年,關布才登退伍返鄉後,加入了護航神舟民兵分隊,至今已先後十余次參與神舟飛船回收保障任務。

  從“最好牧場為航天”的佳話,到全力護航神舟飛天的民兵分隊,額濟納旗與祖國航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額濟納旗,人們都因“神舟家園是吾鄉”而自豪,航天的印記不僅烙在人們心裏,也融進了東風鎮、航天路、航天小學等地名,還為當地産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在深藍航天額濟納旗航天港吊裝可回收重復利用火箭試驗箭。新華社發

  作為神舟飛船起落的地方,額濟納旗發揮獨特的空地環境優勢,積極推進商業航天産業發展。目前,已有多家航天科技企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建設發射工位,開展了商業運載火箭入軌發射業務。

  針對可回收重復利用火箭研發需求,額濟納旗於2024年開始建設深藍航天額濟納旗航天港。目前已建成火箭垂直飛行回收試驗場,開展了2次飛行試驗。下一步將適時開展更多頻次的飛行回收試驗,努力在可回收重復利用火箭研發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額濟納旗商業航天工作組成員、旗人大常委會三級調研員陳滿達&&,按照自治區關於商業航天産業發展的總體部署,額濟納旗已委託專業機構編制産業規劃,力求因地制宜培育好商業航天發射試驗、測運控技術服務、火箭燃料供給、技術人員後勤保障等産業,切實增強商業航天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同時,立足額濟納旗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胡楊林自然景觀,推進“航天+”文化和旅游等産業,實現服務國家航天事業與強旗富民的互利共贏。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