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幹60天,烏蘭察布市衝勁十足:四子王旗1萬噸馬鈴薯全粉加工項目投産,遠景蒙新集團商都超大型葉片智造基地正式投産,內蒙古華電中車商都産業園30萬千瓦綠電供電項目升壓站倒送電一次成功……這一切源於該市聚焦短板,精準發力,通過“小切口”微改革,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持續轉化為産業發展的速度。
建立聯審聯批機制,加速項目落地。“迅速組織重大項目審批環節業務骨幹集中辦公,提高項目審批效率。”近日,在烏蘭察布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市政府主要領導對重大項目聯審聯批進行安排部署,烏蘭察布市各有關部門迅速落實,形成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挂帥,8個項目審批單位業務骨幹到市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公,運行市重大項目聯審聯批工作機制。截至目前,2025年全市重大項目已開復工235個,開復工率達95%。
強化人才支撐,深化産教融合。該市圍繞大數據、鐵合金、農牧業、文旅等重點産業開展針對性培訓累計1.14萬人;為打通技能型人才培養通道,積極推進“崗位+培訓+評價+就業”全鏈條聯動,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7.3萬人,同時該市還創新拓展“政務+線上幫辦”服務模式,建立“政務+就業”聯動機制,搭建“招聘+擇業”幫辦平台,推出“政務+帶崗+市場准入幫辦代辦直播”服務,已累計為700餘人次提供實時政策與業務答疑。緊扣“草原雲谷”發展定位,烏蘭察布市持續深化算力産業人才培養,北疆算力研究院於今年9月成功獲批自治區級“數智算力融合産業技術工程化中心”;與此同時,烏蘭察布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聯想集團攜手創辦聯想工程師學院,華為公司聯合察哈爾高新技術開發區、烏蘭察布職業學院共同組建草原雲谷數字智能産教聯合體,多方協力,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産教融合示範樣板。
精準對接銀企需求,優化融資服務。資金的精準“滴灌”,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活水。為強化銀企資金供需精準對接,烏蘭察布市組織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2025年已累計走訪小微、個體等經營主體13.21萬戶;並舉辦農牧業、大數據、文旅等行業專場對接會85場,累計達成融資意向175.79億元,實現授信金額59.33億元。各有關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為銀行和企業搭建融資需求推送機制,通過“線上+線下”雙通道,實時將企業融資訴求推送至金融機構。截至目前,各銀行機構對“重點融資需求冊”企業的對接覆蓋率已達100%,累計投放貸款14.22億元。
健全幫辦代辦體系,精準提供惠企服務。該市持續健全幫辦代辦體系,提供“保姆式”服務。通過創新打造集市場准入、項目審批、惠企政策諮詢兌現、金融法律諮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企業服務專區,構建起市縣12個專區縱向聯動、市直20個部門橫向協作的服務企業工作格局,並組建293人的投資項目幫辦代辦隊伍,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後一公里”。2025年,該市縣兩級幫代辦隊伍共為89個重大項目、587個一般項目提供審批前置輔導、全過程諮詢、線上輔助填報等服務,並為1673個市場准入類經營主體提供線上幫辦服務。
構建多元監督體系,推行柔性執法模式。為構建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烏蘭察布市還着力打造多元參與、高效響應的監督反饋體系,創新實施“3+7+365”鏈式護航服務機制,一方面,建立12345熱線中心企業服務專屬知識庫,更新完善企業知識2147條,累計受理全市涉企訴求565件,已辦結525件,辦結率達到92.92%,滿意率100%;另一方面,創新開展“兩代表一委員”政務服務開放日,特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政務服務監督員,深入政務服務大廳“沉浸式體驗”監督,已組織開展30個批次監督活動。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競爭力,該市已形成顯著的“鏈”式集聚效應:數字經濟産業集群快速崛起,已落地67個數據中心,總投資超2600億元,已成為“東數西算”新標杆;“原味烏蘭察布”品牌價值顯著提升,“烏蘭察布燕麥”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487.1億元,同比增長175.34%;綠色鐵合金産業規模持續領跑,鐵合金産量達1131萬噸,佔全區産量72%,佔全國産量31%,産業規模三年蟬聯全國第一。(記者 皇甫美鮮 通訊員 王曉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