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陰山北麓草原絲路的一脈相承,到內蒙古電網版圖中東西呼應的同頻共振,包頭市與烏蘭察布市在2024至2025年間相繼邁上地區最大供電負荷千萬千瓦的&階,以協同之力成為內蒙古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支撐。
從包頭看自治區工業脊樑上的負荷躍升,數字形象而直觀。2024年6月12日,包頭電網最大供電負荷突破1009.9萬千瓦,成為自治區首個在正常運行狀態下負荷超千萬千瓦的盟市電網,年末攀升至1034.6萬千瓦,日最大供電量同步刷新至2.36億千瓦時。11月8日,該公司單日網供電量2.438億千瓦時,地區電網最大供電負荷達1080萬千瓦,創集團所屬盟市供電公司歷史新高。工業用電的持續釋放推動該地區2024年供電量達769.31億千瓦時。
負荷躍升的背後是電網升級根基使然。2024年,包頭供電公司以354天建成500千伏包風2輸變電工程、111天投運東方日升供電工程的“加速度”,織密能源脈絡。蒙西首個配備4組1200兆伏安主變的500千伏昆都侖變電站投運,同時,城區配電“鑽石網”不斷完善,攻堅打造新都市區“5個9”高可靠性供電區。截至今年11月17日,該公司承建的106項電網工程已竣工65項。作為蒙西電網“四橫五縱”架構的關鍵節點,這裡既保障着高載能産業的電力需求,也承接着周邊綠電的匯入消納。
今年11月16日,烏蘭察布電網完成千萬千瓦負荷衝刺,最大供電負荷達到1027萬千瓦,這座內蒙古以“東數西算”聞名的核心節點城市呈現出強勁的負荷增長勢頭。今年1季度最大負荷達918.4萬千瓦,截至目前,供電量為660.814億千瓦時,67個算力中心項目帶來的用電需求成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截至今年10月,數據中心用電量同比增幅高達68.67%。
負荷突破的底氣來自綠電支撐與電網升級的雙重格局構建。今年,烏蘭察布地區清潔能源並網裝機已達1658.96萬千瓦,佔地區總裝機容量68.72%;新能源發電量佔比接連突破50%,讓“兩率先、兩超過”能源發展藍圖率先五年在烏蘭察布變為實景。三峽集團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項目落地,化德縣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等新型儲能設施並網發電,多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構建的“電力高速公路”匯通天地,實現了草原風光與負荷需求的精準匹配。雙城的負荷崛起,構成內蒙古電網新型電力系統的東西雙擎。包頭以“工業強基+電網升級”錨定負荷中心定位,今年前10個月,以刷新歷史同期紀錄的651.72億千瓦時的供電量印證着産業與電力的深度融合;烏蘭察布以“綠電富集+多元負荷調節”築牢電源基地優勢,風光資源通過各輸變電工程及跨區域通道,為負荷中心提供穩定綠電補給,將經濟發展的綠電需求與風光供給形成閉環。
內蒙古的風光資源,通過蒙西至京津冀等特高壓通道跨省送往華北腹地等負荷核心區交易,為“西電東送”“南北互濟”“沙戈荒大基地建設”等國家重大能源戰略提供支撐。在內蒙古電網中實現千萬千瓦電流奔涌,雙城正以各自的實踐,詮釋着新型電力系統中的“源荷互動、綠電互聯”,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設注入持久動力。(武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