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個複雜點的手術得往包頭跑,現在在旗醫院就能請北京專家指導,費用省了一半多。”剛出院的土右旗居民王蘭英談起“家門口”的醫療變化,臉上滿是欣慰。這樣的變化,正是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交出的有溫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專家來了 “高難度”手術成了“常規做”
自2021年中日友好醫院對口幫扶土右旗醫院以來,69名麻醉科、呼吸科等重點學科專家扎根於此,他們坐診、手術,還手把手帶教本地醫生。
在專家們的傾囊相授下,土右旗醫院制定了85項科室規章制度,開展了187項新技術。以往只能轉診的腹腔鏡下保留子宮懸吊術等“高難度手術”,如今在旗醫院已能常規做,患者治愈率提升。旗醫院與中蒙醫院整合資源,推出“一名院長統管兩院”模式,旨在讓群眾享受更高效的診療服務。
基層強了 15分鐘就能找到醫生
“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就能做腸胃鏡,不用再往大醫院擠了。”和平社區居民王麗英的感慨,源於土右旗對基層醫療網點的重點打造。
近年來,土右旗22所基層醫療衞生機構、192所村衞生室全面升級。中心衞生院配齊DR、彩超等“大三件”。一些衞生服務中心重啟中斷多年的手術服務。借助慈善項目,鄉鎮衞生院建起急救室、配上急救車……從鄉鎮到村落,15分鐘就醫圈成型,“小病不出鄉、常見病不出旗”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的生活常態。
雲端通了 北京專家“隔空”把脈
“不用去北京,在旗醫院就能讓中日友好醫院的專家看片子。”薩拉齊鎮的慢阻肺患者張建國通過遠程會診系統,獲得了北京專家的診療方案。這背後,是土右旗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的深入推進。
土右旗醫院、中蒙醫院與所有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被納入一張網,實現“六統籌”管理。以張建國為例,他在旗醫院做完肺部CT,影像數據當天就傳至北京,專家閱片後給出調整建議,省去了舟車勞頓,病情得到及時控制。
關懷暖了 守護覆蓋生命的起點與歸途
土右旗的健康守護,不僅在於治愈疾病,也貫穿生命全周期。“懷孕後每次産檢都有專人跟進,有問題隨時能諮詢,特別安心。”孕産婦徐豆豆的體驗是土右旗築牢母嬰安全防線的縮影。同時,紮實推進的“兩癌”篩查已為近5萬名婦女撐起“保護傘”。將軍堯鎮居民王巧珍在篩查中發現癌前病變,得到及時干預。
面對銀發浪潮,土右旗中蒙醫院設立安寧療護病區,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身體照護、心靈撫慰。此外,全旗建成9家托育機構,提供870個托位,減輕家庭養育負擔,讓健康保障從生命起點開始,溫暖綿長。(祁沙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