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法治根基,點亮為民燈火-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9 08:34:42
來源:新華網

築牢法治根基,點亮為民燈火

字體:

  以法為基,服務為民。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法學會立足職能職責,深耕基層法律服務陣地,將法律服務站點建設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關鍵舉措,積極探索新路徑,以“四有”標準全面融入區鎮兩級綜治中心,搭建起集法律諮詢、法治宣傳、糾紛調解於一體的綜合性法律服務平台,完善運行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基層法治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組織引領,區鎮服務站點“全覆蓋”

  科爾沁區法學會堅持系統推進、一體化建設,組織動員各蘇木鎮、街道工作人員依屬地管理原則,全面入駐同級綜治中心,與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緊密銜接、無縫對接,實現全區綜治中心法律服務力量“全覆蓋”。

  在區級層面,法學會依託區綜治中心設立規範化法律服務站,整合全區專業法律資源,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工作機制,形成法學會幹部常駐、法律諮詢專家輪駐、律師隨駐的人員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規範化”法律服務。在鎮級層面,將服務站“嵌入”綜治中心運行體系,整合“兩代表一委員”、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等多元力量,構建以諮詢、調解、普法為核心的綜合服務體系,為法治科區建設築牢專業根基。截至目前,已建成區級服務站點1個、鎮級服務站點21個,將法治溫暖送到群眾家門口。

  完善工作機制,法治服務工作“全貫通”

  科爾沁區法學會創新提出“3321”工作機制,為法治服務工作精準導航。該機制明確諮詢、調解、普法3項工作任務,規範點單、派單、接單3步工作流程,提供“線上 + 線下”兩種服務,錨定以法惠民的1個目標。

  為確保機制有效落地,法學會向各服務站點印發工作指引手冊,製作流程圖,指導站點培育轄區專業人才,組建“法治智囊團”。同時,要求各站點定期在社區網格群、微信公眾號發布運行公告、公示值班專家,設立工作立軸和站點指示牌,線上線下同步推廣品牌,提升服務站知名度和影響力。

  自各服務站點設立運行以來,成效顯著。累計受理群眾電話諮詢1000余次,接待線下諮詢來訪600餘人次,參與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0余件,化解信訪積案7件,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加強普法宣傳,法律知識惠民“全覆蓋”

  依託各服務站點,科爾沁區法學會結合“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活動,在民法典宣傳月、未成年人保護宣傳周、開學季等重要節點,充分發揮法學會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獨特優勢,開展針對性法治宣傳教育,培育群眾法治思維。

  圍繞婚姻家庭、物業糾紛、土地流轉、勞動爭議等高頻法律問題,各服務站點組織會員、專家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宣講活動16場,“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普法活動60余場,惠及群眾3000餘人,有效提升居民法律意識與法治素養,營造“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此外,科爾沁區還依託多元媒介融合優勢,推出“法學匯”線上普法宣傳品牌,在微信公眾號設立專欄,通過圖文解析、普法短文、法律解讀短視頻等多樣化載體,傳遞法律知識、回應群眾需求。

  “諮詢法律問題,就找法律專家”,這是科爾沁區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與綜治中心融合建設的工作目標。未來,科爾沁區法學會將持續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的專業優勢,深化“中心 + 站點”融合機制建設,將基層法律服務站點打造成傾聽群眾法治呼聲的前哨站、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穩壓器、傳播法治文明的播種機,以務實、高效、溫暖的法治舉措,回應時代所需、安全所繫、人民所盼,奮力書寫新時代基層法治建設的“科區答卷”。(張珠海 戴昂)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