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夢中的那片綠海-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5 11/14 16:45:43
來源:新華網

守護夢中的那片綠海

字體:

  11月的呼倫貝爾地區大雪接踵而至,草原披上銀裝化身為茫茫雪海,與天際線無縫交匯,雄渾蒼茫。

  “丹德爾大叔,天兒越來越冷,你家牛棚可得做好防寒。”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東蘇木哈日嘎納嘎查委員塔米爾叮囑完前來辦事的牧民丹德爾,又轉頭看向坐在椅子上等候的牧民,關切地説:“烏雲巴圖,你家的羊圈有啥問題要及時處理。碰到其他牧戶,也提醒一句。”

  “放心吧,入冬前就都拾掇好了。”牧民烏雲巴圖回應,“牛羊就是咱們的營生,咋能不上心呢?”

  “哎,對了!”丹德爾問道,“塔米爾,你前些天説要給雁寶能源送錦旗的事,辦利索了嗎?可得好好感謝企業,終於幫蘇木把那幾個礙眼的‘大坑’給填平了!”

  “早送去啦!”塔米爾笑着掏出手機,“來,給您看看我送錦旗時拍的照片,人家負責人還特意跟我們聊了治理後續的事兒呢……”

  室外冰天雪地、寒風凜冽,哈日嘎納嘎查委員會的屋裏卻暖意融融、熱鬧異常。工作人員與牧民們熱議的正是今年蘇木裏的一件大喜事——困擾了牧民近20年的草原“斑禿病”,在雁寶能源的治理下徹底祛除了。

  錫尼河東蘇木是典型的畜牧區,廣袤的草場既是牲畜的“米袋子”,也是牧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多年前,因當地村鎮公路修建等工程開採留下5處廢棄採坑,本該豐美秀麗的草原,硬生生多了幾道“瘡疤”。每到夏季,周邊草木蔥蘢、牛羊成群,唯獨這幾處採坑寸草不生、亂石裸露,不僅大煞風景,更讓牧民們放牧時提心吊膽,生怕牛羊不慎跌落。更揪心的是,由於長期得不到治理,採坑周邊的優質草地也有侵蝕退化趨勢,成了周邊牧民的“心病”。

  2025年,雁寶能源持續落實“國家能源集團在蒙礦山周邊10公里範圍系統治理項目”,將錫尼河東蘇木的廢棄採坑治理納入重點攻堅任務。5處廢棄採坑總面積達20公頃,涉及蘇木3個嘎查,採坑內岩體裸露、邊坡陡峭,治理難度不小。雁寶能源全面踏勘、精準測繪,綜合考量當地自然氣候、地形地貌、生態短板、環境危害程度,制定“最小擾動、自然融合”治理方案——在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對周邊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對採坑邊坡科學削坡、墊坡,再覆蓋腐殖土,播撒適合的植被種子,重建與周邊生態系統協調共生的良性生態鏈。

  “我們始終堅持‘人工修復+自然恢復’相結合原則,通過科學措施恢復土地利用功能,最大化擴大綠地面積,讓廢棄採坑區域的地質環境達到長期穩定,讓損毀土地實現有效復墾,最終實現生態系統功能的全面恢復和持續改善。”雁寶能源工程管理部工作人員沈毅介紹。

  今年夏天,牧民們除了日常放牧,總愛跑到機械轟鳴的治理現場周邊遠遠張望。其中跑得最勤快的要數丹德爾、烏雲巴圖等9個牧戶,因為5個採坑中有兩處就在他們自家草場上。從最初的忐忑期盼,到看著坑洼填平、土壤鋪好、草籽播種、嫩草萌芽,礙眼的“瘡疤”一點點消失,丹德爾他們的“心病”也被慢慢治愈。

  “看著坑洼之地變回平整草場,我們打心眼兒裏感激雁寶能源。”工程竣工驗收時,錫尼河東蘇木政府武裝部長斯登扎布感慨萬千,“這不僅是修復了草原的‘瘡疤’,新增的草場也能讓牧民擴大牲畜養殖數量增加收入。”

  “自集團在蒙礦山周邊10公里範圍系統治理項目啟動兩年來,公司先後完成呼倫貝爾地區所屬的扎羅木得、錫尼河東蘇木、海拉爾河兩側、鄂溫克旗海伊公路52公里處、鄂溫克旗大雁鎮等多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累計完成治理面積185.239公頃,一處處‘生態傷疤’重煥生機,為牧民們築牢了生態安全屏障。”沈毅説,“接下來,我們還將推動大雁棚戶區廢棄工礦地整治二期項目、寶日希勒礦區周邊退化草原修復、海拉爾河寶日希勒段侵蝕邊岸治理工程、第三煤礦廢棄灰場搬遷及生態恢復等多個治理項目,用行動讓草原的生機更加蓬勃。”

  “作為央企,我們不僅要扛起應盡的社會責任,更要把這片世代傳承的草原恢復好、保護好、守護好。”雁寶能源相關負責人&&,“我們希望通過不懈努力,讓這片草原成為大家夢中最美的綠海。”(劉艷紅)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