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助力“沙漠變綠洲” 智慧運維守護“光伏長城”-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2 08:49:02
來源:新華網

無人機助力“沙漠變綠洲” 智慧運維守護“光伏長城”

字體:

  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百萬塊湛藍色的光伏板陣列在金色沙海中綿延起伏,宛如一片“藍色海洋”。這條寬度約5公里的“光伏長城”在沙海中築起一道綠色屏障。但這背後卻面臨着不小的運維挑戰。

  為兼顧生態修復與發電效率,光伏板需離地1.5米以上,這樣板下的種植養殖才有充足空間。高度提升增加了維護檢修難度。一個100萬千瓦的光伏治沙電站,包含200多萬個關鍵設備。傳統的人工巡檢完成一次全面巡檢需要180天,並且通過目視無法檢測熱斑現象、旁路二極管故障等潛在安全隱患。

  “無人機技術的應用,讓這個難題有了破局之道。”11月10日,在庫布其沙漠的“智護每一度綠電”活動上,大疆行業應用能源行業負責人宋天奇向大家介紹了無人機技術在新能源基地建設和生態治理中的創新應用。

  光伏組件具有相對恒定的工作溫度,無人機能夠通過紅外熱成像相機在高空以色溫差異直觀呈現光伏組件表面溫度分佈,通過熱斑等識別異常,並對光伏板進行全方位、高速、無死角檢測。

  “工作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登錄管控&&對無人機進行任務下發。”現場工程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值班人員在控制室指揮無人機自行起飛,在智控&&的引導下飛往指定光伏區域,進行圖像採集、故障識別,完成巡檢後自動生成報告。”

  在庫布其沙漠的多個新能源場站,三峽集團引入了大疆機場和無人機,無人機智能巡檢不僅解放了人力、大幅提高了巡檢效率,也保障了巡檢的精準度,識別故障準確率達95%以上。

  “傳統的人工巡檢的模式下,巡檢過程需要2組人員,每天採取手持紅外設備,最多能實現1000塊左右的光伏組件。”三峽蒙能科技創新與數字化部劉暢説,“無人機自主巡檢情況下,以先導光儲電站為例,平均每日巡檢約30000塊光伏組件,整站巡檢完畢用時36天,效率較人工提升26倍以上。”

  科技與生態在庫布其沙漠深度融合,光伏板不僅是能源載體,更成為生態修復的助力者。光伏板的遮陰作用能有效降低地表溫度,減少水分蒸發,板下生長的植物又為當地畜牧業提供了飼草。

  “無人機通過持續地數據觀測給光伏治沙工作帶來了更詳實的數據支撐。”大疆行業應用能源業務代表於洋洋説,“這些數據成為評估治沙成效、優化植被配置與調整治理策略的重要工具,使得運維與科研團隊能夠對局部沙丘活動、植被恢復與光伏設施運行狀態進行長期觀測與量化評估。精準補植顯著提升植被存活率,為今後的治沙工作指明了具體方向。”(完)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