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包鋼集團聯合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際華集團等機構共同研發的“稀貝絲®智纖”稀土功能纖維在包頭正式發布。該産品通過將稀土元素深度融入紡織材料,成功打造出具備智能調溫、安全防護與卓越舒適性的新一代功能纖維,為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稀土技術重塑纖維功能,“稀貝絲®智纖”是稀土資源與紡織技術跨界融合的創新成果。它通過精密設計與改性,將多稀土共摻雜的稀土納米功能粒子添加到纖維中,從而賦予紡織品多種複合功能。天津包鋼稀土研究院稀土紡織材料研發中心主任時文婧介紹:“稀土纖維的加入可以將保暖性能提升到國標的兩倍以上,同時涼感性能也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們的産品已在時裝、企業工裝、毛巾及家紡四件套等産品中成功應用。”
好的技術不僅要“做出來”,更要“用起來”。該産品已率先在包鋼集團工裝上進行了應用測試,並獲得廣泛好評。實際數據表明,經過稀土元素改性技術處理的服裝,其保暖性能提升了30%,紫外線阻隔率超過99%。此外,産品還集成了溫濕度傳感技術,初步實現了“人-衣-環境”的智能交互。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靳高嶺説,“稀貝絲®智纖”的問世,標誌着我國在稀土功能纖維領域實現了從技術探索到産業突破、從概念構想到成熟産品的重要跨越。
推動紡織業高端化、綠色化轉型,這一創新不僅為紡織品賦予了強大功能,更對整個紡織行業的升級轉型産生了深遠影響。中紡院(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強&&,通過稀土新材料賦能,推動了整個紡織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偉認為,稀土技術在透氣、抗菌、保暖及涼爽等方面的應用,綜合體現了面料的先進性與功能性,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天津包鋼稀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璐認為:“該項目主要使用高豐度稀土元素,既解決了稀土資源的綜合平衡利用問題,也精準擊中了紡織行業智能化轉型的痛點。”
建立聯盟與標準,加速産業布局,支撐産業規範化與規模化發展。發布會當天預發布了《紡織品稀土元素的定量分析》標準,並同步啟動“稀貝絲聯盟”。未來,包鋼集團將依託“稀貝絲®智纖”産品,匯聚上下游産業鏈資源,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未來三年將重點拓展該産品在應急救援、企業工裝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進一步釋放稀土科技的商業與社會價值。(記者 張玉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