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首個大型綜合性新能源實驗實證基地項目建設正酣-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1 09:08:53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首個大型綜合性新能源實驗實證基地項目建設正酣

字體:

  11月9日,烏蘭察布大地寒氣襲人,在距離察右前旗土貴烏拉鎮20多公里的老圈溝鄉固爾班忽洞村東南部的丘陵高地上,察右前旗50萬千瓦風光實驗實證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聲不斷‌,一幅大幹快上的熱鬧場面。

  “為實現在年底並網發電的目標,我們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增派人手、調配機械、協調設備供應,爭分奪秒搶抓建設進度。現階段,項目現場日均投入勞動力超過350人。按照計劃,升壓站將於12月底建成並實現並網發電。”察右前旗蒙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亮平説。

  這個集實證、實驗、科創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新能源項目總投資21.37億元,於今年9月12日正式開工建設,目前進展順利。該項目以“三基地、一平台、一中心”為核心框架,規劃建設總規模500MW的風光儲新能源基地,具體包含400MW風電場、100MW光伏電場及151.25MW/312.25MWh儲能項目。其中,“三基地”專注風電、光伏、儲能的實證檢測,“一平台”專項開展新型電力系統試驗,“一中心”(即內蒙古新能源科創中心)整合展示、培訓、科研等多元功能;場內同步配套新建1座220kV升壓站及送出聯絡線,通過1回220kV線路接入天皮山220kV變電站完成電力並網,並規劃建設24回35kV風電光伏集電線路。

  據悉,作為自治區首個大型綜合性新能源實驗實證基地項目,該項目已完成了多項新技術的論證和確定,成功入選自治區首批能源領域重點科技創新項目。

  項目充分採用了能源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在各能源領域均展現獨一無二的技術突破與實證價值。如風電領域,葉片長達112米,應用單機容量11MW的大功率風電機組,獨家開展單機容量15MW及以上新型機組的實證測試,通過積累行業稀缺的超大功率機組運行數據,為全國陸上風電裝備向更大單機容量的升級換代提供關鍵依據。光伏領域創新採用“全技術路線同場實證”模式即智能型追光型光伏,首次將TOPCON、BC、HJT、鈣鈦礦四大主流光伏組件與柔性支架、平單軸支架、固定支架三類支架技術同場部署,形成行業唯一的“組件-支架”組合實證場景,加速光伏前沿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産業落地的“最後一公里”突破。儲能領域構建國內最全面的多元儲能技術實證平台,儲能功率150MW, 涵蓋磷酸鐵鋰、全釩液流、鋅溴液流、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8個最新儲能技術,通過對不同類型儲能技術在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方面的關鍵指標開展實證對比研究,為解決新能源發電穩定性難題提供“全維度可行方案”。氫能領域不僅對最新制氫設備開展行業首批實測認證工作,更首創“風光氫儲小容量系統一體化調控模式”,是國內首個探索多能互補能源利用新路徑的新能源實證項目,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原創性實踐樣本”。此項目將推動多項前沿技術落地,將成為自治區能源領域科技轉化創新的標杆示範項目。

  截至2024年末,察右前旗蒙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已完成了300MW容量風電工程和200MW容量光伏工程的建設及投運,總佔地近4000畝,近百台百米高的風力發電機擎天而立,百米長的葉片在藍天白雲間劃出優美弧線,數以萬計的光伏板整齊排列宛如“高峽平湖”。

  察右前旗發改委副主任程北寧説:“這幾個項目投運後,預計每年可為旗財政貢獻約2億元的穩定稅收,成為支撐區域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力量。同時,預計將直接為當地創造約600多個長期、穩定的高質量就業崗位,約3000多個靈活就業崗位。”(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