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堅持構建“大格局”、守好“主陣地”、打造“新課堂”,聚焦理論武裝、紅色傳承、典型宣傳、時代教材、實踐教學“五大重點”,統籌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和網絡“5+1領域”,精心培育“暖城東聲”全民思政課品牌。
目前,東勝區已推出3部“舞&上的思政課”,以黨史為骨、舞&為形、信仰為魂,構建起沉浸式思政育人新模式。
“家門口的思政課”已成為東勝區一種潤物無聲的日常。東勝區依託理論宣講隊伍、社會文藝團體,持續開展“春風化語——家門口的思政課”30余場,通過小品、曲藝、歌舞、話劇等形式,把思想政治送到群眾眼前。
2024年以來,東勝區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創新開展國防林裏的思政課、博物館裏的思政課等各類“行走的思政課”300余場,將思政課從“最難講”變為“最精彩”,從“紙上談”變成“實踐行”。
“東勝區正在加速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推動思政教育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東勝區教體局裴瑞介紹,目前已為英傑博物館群落、青少年綜合實踐中心、鄂爾多斯市青銅器博物館等15處校外實踐基地授牌,每年開展中小學思政研學逾6萬人次,學生們在觸摸歷史、感知自然、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完成了一場場生動而深刻的思政教育。
在“美麗東勝”APP上,《師説黨史》《北疆文化》等一堂堂“微思政課”正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精神食糧”。《六句話的事實和道理》用動畫解讀政策,《東勝故事匯》通過小人物故事展現城市精神,《“小舞&”賦能“大思政”》等30餘部原創思政微視頻累計傳播量突破700萬人次,以沉浸式、互動化的視聽語言,在雲端點亮引領潮流的思想之光。
從劇場到街巷,從課堂到實踐,從田野到雲端,“暖城東聲”全民思政課已累計開展系列活動4000余場次,覆蓋受教育群眾超40萬人次,有效破解傳統思政課“曲高和寡”的困境,悄然實現從“被動執行”到“主動參與”,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楊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