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七台鎮三個井村,成片耕地與溫室大棚錯落分佈。這裡地處北緯41.5度,光照足、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是南瓜、辣椒生長的理想之地,過去卻因分散種植、産業鏈粗放、無統一品牌,優質農産品只能以原料價賤賣。即便村裏有3600多畝耕地、7000多畝林地,産業缺規模效應,市場波動常導致滯銷,村民收益難穩定。
轉機源於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閆繼英。他深入調研後發現,村裏不缺資源、産業基礎,缺的是“品牌賦能”。隨後,他聯合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確立“黨建引領、品牌化規模化發展”共識,將分散小農經濟匯聚成集體合力。
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為三個井村投入500余萬元支持産業、基建、人居環境建設。閆繼英扎根鄉村,住老農舍、訪農戶、研規劃,把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落到田間地頭。在黨建引領下,三個井村以産業為抓手,依託162座溫網式大棚、80座冷涼蔬菜大棚,將南瓜、辣椒定為特色産品。2022年,內蒙古三個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落地,公司統一技術指導、收購銷售,村民種植更安心。
為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難題,閆繼英帶隊跑市場、請專家,在總工會專項資金支持下,與北道品牌策劃公司合作,註冊“三個井” 主品牌、“額吉椒”“華金嶺”“井大白”子品牌,設計專屬包裝與Logo,農産品實現從“無名品”到“名品”的轉變。
駐村工作隊積極拓展市場,足跡遍佈呼和浩特、北京、河北等地。2022年,“額吉椒”進入呼和浩特160家蔬菜店,20多天曝光30萬人次;2023年,面對辣椒滯銷,閆繼英帶隊賣出160余噸尖椒,助村民增收25.1萬元,帶動3.6萬元務工收入。村裏將12噸南瓜深加工,延伸産業鏈。
産業興旺帶動村集體經濟“脫殼”,村民通過大棚出租等方式增收。總工會投入500多萬元改善村容,建黨員活動中心、整頓環境、設公益崗,如今的三個井村巷道整潔、路燈明亮、文化活動豐富,村民安居樂業。(李璟 張明成 孫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