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6日,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重慶舉辦,來自內蒙古的一批職工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此次大會,自治區總工會精心篩選了40余件職工創新成果和“五小”創新成果,主要來自內蒙古十大産業集群、18條重點産業鏈,大多出自各級工匠和一線職工之手。
在內蒙古展區,圍繞稀土産業鏈,展示了萬噸級輕稀土碳酸鹽連續化生産工藝模型、稀土永磁電機、稀土斷熱塗料、稀土文創産品、稀土農肥助劑等創新成果。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煉分公司張文斌稀土濕法冶煉創新團隊的成員徐佔宇説:“我們團隊歷經10年研發成功稀土濕法分離與綠色冶煉相結合的技術,這項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在碳酸稀土生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80%,該技術除了應用於本公司,還在甘肅、山東等地的稀土企業大範圍推廣應用,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在職工創新成果集市,多件職工“五小”創新成果受到勞模工匠的關注。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巴彥淖爾供電公司職工王強説,此次他們帶來了預警通訊安全帽、F—12芳綸防割手套等創新成果,“這次大會讓我們大開眼界,看到很多大國工匠的創新成果深受震撼,同時也學習了創新經驗和方法,對職工創新和企業發展有很大幫助。”
大會期間,這些凝聚着內蒙古産業工人智慧與汗水的創新成果,不僅獲得廣泛關注,更使勞模工匠和技術帶頭人在交流中深受 啟發,大家互留&&方式,&&後續將開展深入對接。(記者 馬芳)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