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豐收節包包子大賽現場,歡聲笑語伴隨蒸騰熱氣,展現出一派喜悅景象。賽場旁,肥美的全羊、瑩白的大米、金黃的玉米整齊陳列,構成別開生面的“領獎&”,傳遞着豐收的訊息。
科右前旗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擁有“寒地水稻黃金帶”和優質牧場,盛産大米、牛羊肉、沙果等名優特産。近年來,當地系統打造綠色農牧業産業鏈,推動農産品從“原字號”向“精字號”、從分散生産向規模化、品牌化轉型,有效促進産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市場的積極回應印證了轉型成效。豐收節上,“大農味稻”展位的有機米因綠色種植備受青睞;額爾格圖鎮北安嘎查的庭院玉米借助北斗衛星技術,實現統一管理,畝産突破3000斤,創歷史新高。
金黃的玉米不僅是庭院經濟的“黃金果”,也是科右前旗現代農業發展的縮影。全旗已建成35萬畝高標準農田,大型農機與節水灌溉技術廣泛應用,推動“望天田”向“高産田”升級。另有23萬畝新建項目加快推進,將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釋放發展紅利。
豐收節既是農産品的集中展示,也是對全旗農牧業産業化、品牌化、科技化成果的檢閱。科右前旗將繼續推動農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強化科技支撐,讓豐收的“餡兒”更實在,走出一條高質量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孟凡婷)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