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始終將科技支撐擺在生態安全戰略全局的突出位置,在防沙治沙實踐中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實現“治沙效率、資源保障、産業帶動”三提升。
高位統籌部署,強化戰略引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將科技支撐作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核心抓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三北”工程科技支撐工作,聚焦防沙治沙關鍵技術瓶頸,統籌推進沙化土地治理、耐旱物種培育、生態系統修復等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與工程深度融合。
突破關鍵技術,攻堅工程難題。積極實施科技“突圍”工程,投入財政資金1.06億元,以“揭榜挂帥”方式啟動15項科技創新重大示範項目,聯合7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組織2000余名專家開展協同攻關。在三大標誌性戰役片區同步建設20萬畝科技示範區,集成示範流動沙丘固定、節水灌溉、智能裝備應用等核心技術,實現科研與工程“同頻共振”。
加速成果轉化,賦能産業民生。依託中央及自治區林草科技推廣資金,實施成果轉化項目50余項,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成果60余項,示範面積達3萬餘畝,輻射帶動5萬多畝。創新推廣“科研+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建設特色林果種質創新科技小院,實現了沙漠增綠、群眾增收的“雙贏”。
推廣機械治沙,提升治理效能。通過現場演示、裝備目錄發布、供需對接等方式,推廣沙障鋪設機、灌木平茬機等六大類30余種機械裝備6700余&(套),全自治區機械治沙應用覆蓋率達54%。
夯實種質根基,保障種苗供給。建成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內蒙古分庫,全面構建起原地、異地、設施“三位一體”的種質資源保護格局,保存林草種質資源4萬餘份。(李俊偉)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