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京蒙協作興文旅 供銷助農促消費”競園農品匯供銷集市暨內蒙古農文旅産銷對接活動在北京競園文化産業園啟動。150余家內蒙古參展商與70余家北京採購商齊聚一堂,共赴這場兼具産業價值與文化溫度的協作活動。
近年來,京蒙協作在多個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逐漸形成大合作促進大發展的協作新格局。本次活動以豐富多元形式搭建交流橋梁,活動現場不僅集中展示內蒙古“名特優新”農畜産品,內蒙古特色文旅産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創新文創産品也同步亮相。
作為活動重要載體,競園農品匯採用“文化+展銷+體驗”的創新運營模式,聚焦文旅普及、名特優産品展銷、互動體驗,打造出能逛、能買、能玩、能合作的“全能平台”——既可淘選草原尖貨,又能解鎖文旅新玩法,還能親見非遺手藝,更助力兩地打通資源流通壁壘。同時該平台將全年常態化面向消費者,依託這一平台,品種多樣、物美價廉的供銷農産品將實現從“田間地頭”到“餐桌飯堂”的直達,讓內蒙古優質農産品真正走進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為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內蒙古農推官甄薇在現場推介中詳解內蒙古現代農牧業發展實力,作為國家的“糧倉”“奶罐”“肉庫”“絨都”,內蒙古2024年糧食産量首次突破800億斤,牛奶、羊肉、牛肉、羊絨産量均居全國第一。目前,內蒙古已形成乳業、玉米、肉羊3個産值超千億産業,肉牛、草業2個超500億産業,馬鈴薯、大豆等8個超百億産業,16條重點産業鏈中農牧領域佔7條。為推動産業升級,內蒙古&&多項支持政策,每年安排各類産業發展資金650億元以上,並在重點城市布局前置倉破解物流難題,目前正待企業家深耕育種、精深加工、供應鏈等領域合作。
內蒙古文旅推介官劉曉靜以秋日盛景為引,發出四份誠摯邀請,邀大家赴“秋景秋游”賞大興安嶺彩林、呼倫貝爾鎏金草原;走“穿越秋天”自駕線馳騁邊境公路、探訪石林黃河;赴“秋季夜游”觀明安圖星空、遇火山極光;來“秋季旅居”享阿爾山療愈、溫泉康養,讓內蒙古秋日風光成為安放心靈的歸處。
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蒙”字標推介官任膺潔對“蒙字標”這一優質農畜産品“金字招牌”進行推介,他&&,內蒙古以“標準+認證”的方式對原産自內蒙古的優質特色農畜産品開展質量認證,創建標準、認證、産業、質量管控和綜合服務“五大體系”。經過6年探索實踐,“蒙”字標賦能企業成長、助力産業升級、帶動農牧民增收,成為內蒙古優質農畜産品走出大草原、走向大市場的亮麗名片。
現場簽約環節成為活動焦點。經過前期精準對接,10個合作項目順利達成意向,簽約金額達1.07億元。

據了解,本次活動參展商均為內蒙古企業,採購商係內蒙古駐京系統發揮聯絡優勢邀請的北京採購企業。活動由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內蒙古自治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赤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侯倩 張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