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錫林郭勒,天高雲闊,草原無垠。在阿巴嘎旗X516縣道上,一輛輛汽車疾馳而過。行至X516縣道158公里至160公里處的U型彎坡路段,新安裝的會車預警系統正實時監測對向來車,路面工人在同步施劃震蕩減速標線。
這是內蒙古推進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治理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內蒙古將道路隱患排查治理作為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重要抓手,通過建立“排查—登記—評估—治理—驗收”全鏈條工作機制,推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源頭治理”轉型。
“這段‘探頭坡’應當安裝鳴喇叭、禁止超車標誌,施劃黃實線,確保警示到位!”8月6日,在阿巴嘎旗X516縣道K233+940米處,自治區公安廳交管局道路隱患排查治理業務骨幹秦躍輝在現場指導整改。該路段設計時速40公里,實際平均車速高達80公里,超車時駕駛人視野受阻,極易引發事故。
針對此類高風險路段,內蒙古採取“科技+傳統”雙管齊下治理模式:一方面,在彎坡、臨水臨崖等路段增設會車預警系統、防疲勞預警等智能設施;另一方面,通過施劃震蕩標線、安裝警示標誌等傳統手段強化安全防範。位於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國道207線與306線交匯處的環島,曾因夜間可視性差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通過縮小環島半徑、加裝防疲勞預警設施等治理措施,截至目前,實現“零事故”運行,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
緊扣全國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部署,自治區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組織開展了2025年公路安全隱患突出點段治理重點攻堅,聚焦事故多發的普通公路平交路口、臨水臨崖路段、彎坡路段、長下坡路段、高速公路出口路段等“五類點段”,實施掛牌督辦,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落實“一點一方案”“一路一設計”,確保治理精準有效。目前,99處部省兩級督辦隱患路段全部建檔立卡,按“任務單、時間表、路線圖”挂圖作戰,確保整改到位。此外,全區138名業務骨幹接受公安部專家培訓,全面提升專業化治理能力。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如山。今年以來,內蒙古公安交管部門堅持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牽引,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構建起全方位交通安全防護網絡。2025年1月至7月,全區事故起數同比下降7%,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4%,受傷人數同比下降11%,財産損失同比下降18%。
“‘防風險於青萍之末,治隱患於未發之時’才是安全治理工作的上上之策。我局還推動將道路安全隱患治理成效納入各盟市年度安全生産工作考核體系,壓實屬地責任。”自治區公安廳交管局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全區所有重點隱患路口路段將接入道路交通態勢監測服務系統,實現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全區一張圖”可視化管理,提升應急響應和風險預判能力,切實築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防線。(記者 安寅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