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林中露水未散,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生態種苗站站長吳佳正已穿梭在沙棘採穗圃間,查看嫩枝生長情況。
幾年前這裡還是沉寂的沙地,如今已被幼苗點綴得綠意盎然。
吳佳正與苗圃相伴已30多年。1990年,作為神府東勝煤田水土保持與生態綠化配套項目,苗圃始建。1991年,他到此工作時,建設正熱,山坡上終日在翻土、播種。幾年間,栽種苗木30萬株,但後因水源不足,綠化曾一度停滯。
2023年,神東煤炭從烏蘭木倫煤礦鋪管引水成功,苗圃重獲新生,開啟綠色新探索。
今年開春,700畝苗圃裏,翻土機轟鳴與員工吆喝交織。沙棘採穗圃是吳佳正的驕傲,公司引進純正母株,嚴控扦插、水肥等,實現了精品化培育。他介紹,大果沙棘結果量是原生品種的2到3倍,防風固沙效果更優。
在苗圃中沿步道前行,金葉榆整齊矗立,金黃葉片煥發生機。過去,裸根苗受季節限制。現在,容器育苗實現了四季移栽。吳佳正説:“根係發育良好的話三年可出圃,越冬需土料緊實、水肥充足。”雖成本較高,但成活率、移栽靈活性提高了,他認為值得。
再往前是“差異化”育苗區,吳佳正介紹:“品種選育和管理都下足功夫,檜柏、雲杉等將按需求定向培育獨特造型,實現‘定制化’精品。”今年培育時氣溫不穩定,團隊通過滴灌、地膜應對乾旱、地溫問題。
曾經荒蕪的苗圃煥發活力,三年後,每年50萬株優質苗木將奔赴礦區,為神東煤炭綠色發展助力。(梁小燕 張國華)
【糾錯】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