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新型化工産業蓄能致遠-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4 09:48:54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新型化工産業蓄能致遠

字體:

  烏海烏達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部分圖景。 

   

  寶豐能源內蒙古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制烯烴項目。 

  遠景赤峰綠色氫氨項目。 

  阿拉善高新區全景圖。 

  7月8日,隨着首罐綠氨從遠景赤峰零碳氫能産業園順利發車,遠景赤峰152萬噸綠色氫氨項目的32萬噸首期工程實現正式投産。

  “綠色氫氨醇對化工、航運、鋼鐵等行業的脫碳意義重大。”在項目地投産現場,遠景能源董事長張雷介紹,公司在赤峰建設全球最大的“新石油”産業基地,主要是為了捕捉戈壁灘生生不竭的風和光,並轉化成綠色燃料。

  綠色氫氨項目是指將風光發電、電解水制氫、綠氨合成等多個環節緊密結合的項目模式,可將可再生能源電力轉化為氫能及氫基化合物進行儲存與運輸,有助於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

  “此次投産的綠色氫氨項目可實現100%綠電直連,做到風光儲與氫氨醇生産的動態耦合。”遠景科技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在發電側,公司打造了世界最大的獨立新型電力系統,為生産提供綠色電力保障。在用電側,公司打造了首座全動態綠色化工廠,以實現對上游波動的可再生能源的匹配。

  當前,內蒙古緊緊抓住國家産業轉移重大機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圍繞打造新型化工産業集群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堅持從“無中生有”到“有中生優”,大力引進優質企業落戶、優好項目落地,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注入強勁動力。上半年,內蒙古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4.8%,其中第二産業投資增長15.3%。

  科技突圍 串珠成鏈

  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寶豐能源內蒙古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制烯烴示範項目生産車間,煤炭經過一系列工藝最終生産出烯烴産品。

  6月16日,來自國內煤化工領域的權威技術專家以及多家投資機構代表等百餘名嘉賓在寶豐能源內蒙古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分享煤替代石油生産聚烯烴的重大工業化成果。

  寶豐能源內蒙古煤基新材料項目總投資673億元,一期工程已建成全球單廠規模領先的煤制聚烯烴工廠,年産300萬噸烯烴,其中聚乙烯、聚丙烯各150萬噸,佔全國總産量的23.4%。

  該項目設備裝置全部由我國自主生産製造,其中23項關鍵核心設備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寶豐能源內蒙古煤基新材料項目刷新了産能規模、建設工期、裝備替代、能耗成本等多項行業新紀錄,工藝技術水平已在國際上遙遙領先,為煤化工行業實現大型規模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示範樣板。”在6月16日的分享會上,相關專家如此評説。

  作為煤炭大市,鄂爾多斯目前已建成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甲醇和烯烴、煤基新材料等多條循環産業鏈,探索現代煤化工與綠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耦合發展模式,積極推進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技術研發和工業化應用。

  “當前,鄂爾多斯正舉全市之力推動榮盛丁辛醇醋酸酯、匯能卓正煤制甲醇、中石化烯烴等現代煤化工産業鏈項目23個,將新增産能1000萬噸,加快實現從‘一塊煤’到‘一桶油’‘一匹布’的縱向增值。”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

  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産業的發展,是內蒙古高質量打造現代煤化工産業鏈的縮影。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以“煤頭化尾”加快發展現代煤化工産業,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現代煤化工産業集群,成功躋身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

  在位於烏海的內蒙古東景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線上,焦炭和石灰石經過化學反應後製備出電石,再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生産出BDO(1,4-丁二醇),而BDO再經過不同的生産工藝路線,可生産可降解地膜、鋰電池溶劑、氨綸等工業産品。

  作為全國重要的煤焦化工、氯鹼化工生産基地,經過多年轉型發展,烏海已形成以精細化工、BDO、有機硅、固態電池等為主的新材料産業集群,以光伏、氫能等為主的新能源産業集群,以及裝備製造、冶金建材等一系列産業鏈群,10余種化工産品佔全球市場份額50%以上,BDO産能佔全球的25%,4個園區均實現七通一平,2個園區入選全國“智慧化工園區”,全市工業總産值連續5年突破千億大關。目前,全市煤炭就地加工轉化率達90%以上,精細化工産品達100多種。

  煤基新材料産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內蒙古新型化工産業發展正交出新答卷。

  目前,我區擁有現代煤化工專利技術100多項,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現代煤化工技術,集中在鄂爾多斯建設投産,形成了産、學、研、銷的良性互動格局,建成了世界首套催化氣化和加氫氣化裝置等,煤制油氣産業裝備自主化率達到90%以上。2025年,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中試平台入選國家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台。

  向綠向新 聚力成勢

  今年3月,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上港集團能源公司(下稱“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遠”輪,為韓國“HMM Green”輪加注了約2900噸國産綠色甲醇。

  本次加注的國産綠色甲醇可使溫室氣體(GHG)減排量達到70%,於內蒙古企業生産後,通過陸路和海運的方式運抵上海港。這標誌着,上海港實現國産綠色甲醇的首次批量加注。

  推動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創新發展,內蒙古依託豐富的風、光資源,積極布局新型化工産業新賽道。

  6月26日,阿拉善盟攜手中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70家企業舉辦“鏈”上阿拉善·“核”聚新綠能——阿拉善産業對接大會,現場簽約15個新能源全産業鏈項目,總投資額123.7億元。涵蓋齒輪箱、風電葉片産線等風電裝備製造、鹼性電解水制氫裝備等高端製造以及風光制氫一體化、綠電甲醇等領域。

  綠電直連和新型化工的結合是能源轉型和化工産業升級的重要途徑,也是新型化工的戰略選擇。阿拉善綠電+新型化工産業發展勢頭強勁。經測算,阿拉善50%綠電直連並網型模式可實現每度電成本0.32元。

  “我們積極擴大綠電應用場景,讓耗能産業搭上‘綠電’的快車。同時,前瞻性布局氫能等未來産業,在吉利、國能、華電、君正等一批龍頭企業引領下,聚焦‘風光儲+氫’‘源網荷儲+氫’等新能源制氫示範項目。”阿拉善盟行署副盟長包野介紹。

  目前,赤峰正在全方位多方面謀劃布局綠色氫氨醇産業,強化規劃引導和項目支撐,制定了《赤峰市氫能産業發展攻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綠氫製備為基礎,打通綠氫“制—儲—輸—用”全産業鏈,推動綠氨綠醇一體化協同發展。截至目前,赤峰市在建及已批待建風光制氫氨醇一體化項目8個,新能源裝機總規模411萬千瓦,總投資343億元。全部建成後總制氫産能達到18萬噸,總制氨産能達到60萬噸,總制醇産能達到80萬噸。

  赤峰市已被國家、自治區分別列為《國家“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內蒙古松遼清潔能源基地和《自治區“十四五”氫能發展規劃》蒙東氫能綜合生産應用基地重要節點城市。

  創新政策 優化環境

  6月1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千人會議中心,高朋滿座,掌聲雷動,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正在這裡舉行。開幕式上,20個項目成功簽約,涵蓋新能源裝備、新材料、智能算力、低空經濟等領域,充分展示出內蒙古新型化工産業“逐綠而行、向新而生”的嶄新圖景。

  一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芒。經過多年的發展,內蒙古新型化工産業具備了良好的産業基礎。目前,國能、中石化、中煤、寶豐、榮盛等一批現代煤化工龍頭企業落地鄂爾多斯市,加快推進內蒙古現代煤化工産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全區煤制烯烴、煤制氣、煤制甲醇産能位居全國第一,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産能位居全國第二。內蒙古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大宗化工産品生産供應地,形成了氯鹼化工、煤焦化工、氟化工及下游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於一體的特色産業集群。

  “內蒙古擁有豐富的煤炭、螢石資源,煤制烯烴、煤制甲醇、氫氟酸等産能位居全國前列,産業基礎良好,具備高質量承接新型化工産業轉移的能力。”在今年6月10日舉辦的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新型化工專題對接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在致辭中説。

  內蒙古新型化工聚鏈成勢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近年來,內蒙古&&優化營商環境4.0方案,推出蒙速辦APP,設立熱線企業服務專席,着力從招商、落地、建設到投産,全周期、全過程提升營商環境。

  “我們致力於打造優厚政策環境,先後推出一系列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銀’提高政策‘含金量’,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對重點産業項目,優先配置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全方位配套電力、交通、通信、供水、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切實滿足企業投資發展需求。”自治區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大力培育新型化工産業集群,重點發展現代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産業,打造綠色化、精細化、循環化現代煤化工産業鏈,內蒙古正構建起新型化工産業多元集群業態。展望未來,內蒙古將加速智能化與綠色化轉型,不斷繪製新型化工産業集群新藍圖。(記者 李永桃)

  (本組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