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島上,看北疆風光-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3 17:59:59
來源:新華網

在太陽島上,看北疆風光

字體: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3日電(李倩)“明媚的夏日裏,天空多麼晴朗,美麗的太陽島多麼令人神往……”40多年前,一曲《太陽島上》讓太陽島成為國人嚮往的消夏勝地。如今,內蒙古帶着“歌游內蒙古”品牌奔赴千里來到太陽島,以一場視聽盛宴,鋪展開一幅壯麗的北疆畫卷。

  8月2日至4日,以“新質生産力:新智造 新消費 新生態”為主題的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在哈爾濱召開。作為重要配套活動,由新華社內蒙古分社、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歌游內蒙古”品牌推介會於8月3日在哈爾濱舉行。

  這場以“歌聲相伴 愉悅旅行”為主題的推介會,通過音樂與旅行結合,向游客展示內蒙古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活動吸引眾多文旅行業專家、媒體代表、企業家參加,在“冰城”掀起一股草原文化熱潮。

  內蒙古橫跨祖國東北、華北、西北,境內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濕地、大山脈、大戈壁、大沙漠漸次鋪陳。已建成國家A級旅游景區532家,其中5A級旅游景區8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4家,總量位居全國第二;國家級5C、4C自駕車旅居車營地9家,總量位居全國第一。

  內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鄉。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孫國銘説:“1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從來不缺動人的樂章。”敕勒川的長風、額爾古納河的柔波、巴丹吉林沙漠的駝鈴、馬頭琴的顫音……內蒙古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音樂的韻律。這些旋律,是內蒙古寫給世界的情書,也是獻給旅人的請柬。

  “歌游內蒙古”品牌正是基於這樣的文化底蘊應運而生。它以音樂為紐帶,將草原、沙漠、森林、河流的自然之美與蒙古族的豪邁熱情融為一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在主旨演講時&&,“歌聲不僅是人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更是連接自然、歷史與文化的紐帶。”不論是《敕勒川》的千古傳唱,還是《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的深情告白,內蒙古的歌聲承載着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活力。

  推介會上,內蒙古參會盟市紛紛亮出“家底”,以獨特的文旅資源詮釋“歌游內蒙古”的豐富內涵。

  7月19日,在錫林郭勒那達慕風情園,搏克手們在那達慕開幕式上亮相。近年來,錫林郭勒盟通過創新節慶形式,為這一古老盛會注入現代活力。當地推出夜間巡游表演、非遺手工製作、民族游戲體驗等活動,讓傳統節日煥發新活力,有效激活暑期旅游市場,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感受草原文化魅力。 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

  2025年,錫林郭勒盟通過“歌游內蒙古”品牌建設,讓24條旅游線路登頂攜程熱點榜,旅游訂單增速全國第二。草原那達慕、蒙古馬超級聯賽、冰上龍舟等活動,成為激活文旅市場的超級引擎。錫林郭勒盟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何明鑒説:“我們要像串珍珠一樣,將那達慕、馬聯賽、冰上龍舟串聯成四季主題線路,讓錫林郭勒成為國人心中永遠的‘詩與遠方’。”

  7月11日,游客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白音查幹湖游玩(無人機照片)。盛夏時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牛奶湖”——白音查幹湖、石條山等地景色宜人,吸引游客前來賞景游玩。 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作為“中國禦馬文化之鄉”,太仆寺旗擁有禦馬苑、風情馬鎮等特色景點,依託冷涼蔬菜黃金種植帶,打造“京北菜籃子”農業品牌。“從禦馬苑的皇家馬背上揚鞭,到風情馬鎮的篝火旁起舞;從牛奶湖的奶白波紋到培育鑽石的科技鋒芒,太仆寺旗是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秘境。”太仆寺旗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左志國説。

  6月17日拍攝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內蒙古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3號火山(無人機照片)。夏日,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的烏蘭哈達火山群迎來旅游旺季。獨特的火山地貌與草原風光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打卡。2024年,察哈爾右翼後旗接待游客43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4.7億元。 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

  烏蘭察布以“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為口號,展現其作為草原避暑之都的魅力。輝騰錫勒鮮花草原、烏蘭哈達火山、岱海溫泉等景點,勾勒出一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北疆圖景。“原味烏蘭察布”美食卓資熏雞、豐鎮月餅、蘭格格酸奶等,讓游客的味蕾體驗到了草原的饋贈。

  烏審旗鹽湖。(來源:鄂爾多斯市融媒體中心、中共烏審旗委宣傳部、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

  烏審旗以“六彩華章·綠色烏審”為主題,講述一座崛起於毛烏素沙地的北疆明珠故事。薩拉烏蘇遺址見證遠古智人點燃的文明星火,巴圖灣紅色文化小鎮傳承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毛烏素沙地書寫“誓將沙漠變綠洲”的生態奇蹟,馬頭琴音樂小鎮演繹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動人樂章……

  這是7月3日拍攝的蘇木山森林公園。盛夏時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的蘇木山森林公園綠意盎然、風景如畫。新華網發(康文魁攝)

  推介會上,興和縣展示了其作為內蒙古“南大門”的多元魅力。蘇木山的森林康養、澇利海的星空草原、察爾湖的田園休閒,為游客提供全體驗的四季旅游選擇。興和縣文旅局副局長吉程程説:“來這裡,不是旅行,是歸心,更是觸手可及的‘詩與遠方’。”

  “歡迎大家在美妙的歌聲相伴下,開啟一段前往內蒙古的愉悅旅程。體驗草原的自由奔放,感受歌聲裏流淌的內蒙古風情。”在太陽島上,孫國銘向世界發出邀請。

  2024年,內蒙古接待游客2.73億人次、收入41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6%、23.4%,均創歷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內蒙古接待國內游客7012.93萬人次,同比增長16.21%;接待國內游客總花費959.15億元,同比增長14.32%。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