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3日電(李倩)“從《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到《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這些歌曲如同內蒙古的名片,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它們展現了內蒙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韻,成為人們心中對草原的深情寄託。”8月3日,在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歌游內蒙古”品牌推介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闡釋“歌游內蒙古”IP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現代價值,&&其作為推動人文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正在為內蒙古文旅産業注入新活力。
“內蒙古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鄉’的美譽,歌聲不僅是情感載體,也是連接自然與文化的紐帶。”孫若風追溯中國古代采風制度的傳統,從《詩經》中的“國風”到南北朝民歌《敕勒川》,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經典草原歌曲,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這些歌曲不僅是內蒙古的文化標識,也成為人們對草原的深情寄託。
孫若風説,“歌游內蒙古”通過多元融合與創新實踐,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品牌以弘揚“北疆文化”為核心,涵蓋紅色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內涵,通過與體育、康養、農文旅等産業結合,打造那達慕大會、音樂公路等特色項目。借助數字技術開發小程序、利用社交媒體推廣,進一步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此外,“主客一體”服務模式提升游客體驗,帶動居民增收,實現經濟與文化雙贏。
孫若風認為,“歌游內蒙古”品牌成功的關鍵在於突出特色、加強創意、對接需求,並通過黨委領導、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協同機制,推動非遺傳承與文旅發展的深度融合。他&&,“歌游內蒙古”的歌聲將成嚮導,引領游客領略內蒙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韻、民俗之趣。(完)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