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七月的風輕拂過貢格爾草原,赤峰這座被譽為“中華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即將迎來一場民族體育的盛宴——內蒙古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這場盛會不僅承載着傳承與希望,更將展現民族團結的磅礡力量與文化的深厚魅力。
下面,為你揭秘本次運動會的十大看點!
看點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民族體育盛事
自1985年起,內蒙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成功舉辦十屆,是全區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體育賽事。
本屆運動會更是首次落地赤峰,於7月20日至31日激情上演,為期12天的賽事將吸引2600名運動員、領隊、教練員及裁判員參與,規模創歷屆新高!
看點二:主題鮮明,定位高遠
本屆運動會以“相約玉龍故里,建設亮麗北疆”為主題,不僅體現了赤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彰顯了各族兒女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

看點三:競賽項目最全,參賽人數最多
本屆運動會共設有18個競賽項目和12個表演項目,是歷屆項目最多、形式最豐富、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
首次將“沙嘎”“波依闊”“駝球”納入競賽項目,展現了民族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創新活力。
蒙古族的“男兒三藝”(摔跤、賽馬、射箭)、朝鮮族的鞦韆、藏族的押加等傳統項目悉數登場,更有獨具特色的民族健身操等你來觀賞!

看點四:全民參與,老少同樂
全區12個盟市組團參加,運動員、領隊、教練員、裁判員將達到2600人。運動員年齡跨度之大,從77歲的老者到9歲的孩童,充分體現了全民參與、老少同樂的特色。
各盟市通過層層選拔賽精選出的健兒們,將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續寫新時代的競技傳奇。

看點五:開幕式盛況空前,視覺盛宴等你來享
備受矚目的開幕式將於7月26日19時30分在赤峰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現場人數將達到3萬人。
開幕式包含熱場表演、儀式環節、文體展演、場內火炬傳遞和主火炬點火儀式五項流程,文體展演由《龍騰北疆》《萬山紅遍》《同心築夢》三個篇章組成,總時長約120分鐘。借助現代光影技術,紅山玉龍的靈動、遼代壁畫的絢麗、蒙古族安代舞的奔放等元素將為你打造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

看點六:文化符號鮮明,寓意深刻
會徽“奮進”以玉龍、數字11、聖火、運動健兒、河流、紅山文化彩陶雙旋紋為設計元素,寓意深刻。
吉祥物“赤龍兒”身着以赭紅色和黃色為整體色彩的民族服飾,凸顯“紅山文化”特色,展現了運動會激情熱烈、陽光活力的氛圍。
主題曲《共鑄輝煌》更是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用音樂語言予以表達,生動展現了北疆各族兒女的精神風貌。

看點七:配套活動豐富,文旅體農商融合發展
運動會期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赤峰“好物”展銷會、烏蘭牧騎展演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將同步舉行。
這些活動不僅為運動員和觀眾提供了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機會,更為當地的文化、旅游、體育和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共同推動了全區文旅體農商的融合發展。

看點八:赤峰:八千年文明史,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
赤峰,這座被譽為“中華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擁有8000年人類文明史,境內發現並命名考古學文化類型8種,同時擁有聯合國認定的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賽罕烏拉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等4張世界名片。
優質旅游景型佔全國基本景型85%以上,是體驗自然美景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絕佳之地。

看點九:民族團結的象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本屆運動會不僅為各民族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互鑒的平台,更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增進了民族團結,共同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看點十:創新活力四射,傳統體育煥發新生
首次納入的“沙嘎”“波依闊”“駝球”等競賽項目,不僅展現了民族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更體現了傳統體育項目的創新與發展。
這些項目與現代競技體育的結合,讓古老的文化基因在競技的激情中煥發新的生機。

內蒙古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民族的團結。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精彩絕倫的民族體育盛會,感受民族團結的磅礡力量與文化的深厚魅力!
快來赤峰,一起見證這場民族體育的輝煌時刻吧!(毛丫 張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