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赤峰,驕陽似火,一場體育與民族文化交融的盛會——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於7月26日正式開幕。這場以“相約玉龍故里 建設亮麗北疆”為主題的賽事,不僅是體育健兒的競技場,更是北疆各族兒女攜手同心促進各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
本屆運動會亮點紛呈,其籌備工作獨具匠心。早在2月至3月,就完成了“紅色之火”“文明之火”“團結之火”三路火種的採集,寓意深遠。4月17日倒計時100天時,發布了寓意深刻的會徽“奮進”、可愛的吉祥物“赤龍兒”及激昂的主題曲《共鑄輝煌》,點燃了全區人民對賽事的期待。賽事項目更是豐富多樣,設置了搏克、賽馬、沙嘎等18項競賽項目及12項表演項目,吸引了全區12個盟市的2600名運動員參賽。比賽場館分佈於赤峰市體育中心等6處場地,給賽事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着各民族的歷史記憶、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這些傳統體育項目在歷史長河中傳承發展,見證了各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元素。
此次運動會的舉辦,正是對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一次生動弘揚。它為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提供了展示的舞&,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並喜愛這些獨特的體育形式,進一步增強了各族群眾對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來自不同盟市的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切磋技藝、相互學習,促進了各民族體育文化的交流與交融,推動了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創新發展。
體育的力量,超越了競技本身。在運動會期間,配套舉辦的民族大聯歡巡游、文物古籍展及烏蘭牧騎展演等活動,為各族群眾搭建了深入交流的橋梁。大家在欣賞精彩體育賽事的同時,還能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這不僅是一場展示力量、技巧與智慧的競技舞&,更是一次以體育為紐帶,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
體育精神是凝聚團結偉力的核心價值,勝負之外,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輝與共同的價值追求。這種基於規則、尊重與理解的互動,是消除偏見、增進互信、深化認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它生動詮釋了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道路上,我們擁有共同的精神坐標和情感紐帶。
以體育之名,赴團結之約。讓我們共同期待,在體育的助力下,中華民族的團結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多彩。(毛丫 張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