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成為草原生態研究天然試驗場-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4 08:50:09
來源:內蒙古日報

呼倫貝爾成為草原生態研究天然試驗場

字體:

  以“三生融合 科技助力”為主題的“國際草原與草業大會2025”,7月10日至13日在呼倫貝爾市舉行。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及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荷蘭、巴西等國家的植物科學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400餘人參加大會。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展望草科學發展趨勢,剖析熱點問題,以期通過凝聚全球專家智慧與力量,對草原與草業發展關鍵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提供科學戰略諮詢服務,為政府決策、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考察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與中科院合作的“創建生態草牧業科技體系”先導專項成果。近年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通過與科研院所及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在草牧業理論體系構建、牧草種植加工技術、牲畜高效養殖技術以及成果轉化推廣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技術成果,建立了集“天然草地改良-人工飼草種植-草産品加工-畜牧高效養殖-畜牧産品追溯”畜牧業全鏈條、全過程於一體的生態循環産業模式。

  內蒙古擁有13.2億畝天然草原,佔中國草原總面積的22%,是歐亞大陸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了解到,我區多年來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最嚴格的草原生態保護制度,持續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輪牧制度,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沙化趨勢。全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連續多年穩定在45%左右,重點生態功能區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廣袤的草原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與會專家&&,呼倫貝爾不僅是歐亞大陸草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維繫東北、華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其豐富的草原植被類型、多樣的生物物種和獨特的草原文化,為草原生態研究與草業發展提供了天然的試驗場。近年來,呼倫貝爾探索“草原生態旅游+特色草産品開發”模式,積極在退化草原修復、草畜平衡管理、碳匯交易試點等領域開展創新實踐,給出了全球草原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答案”。

  本次大會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草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飼草種質高效設計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共同主辦,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等承辦。(記者 李玉琢 李新軍)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