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閉幕的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副市長白立柱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通遼市承接現代裝備製造産業轉移有哪些優勢?
白立柱:通遼市有四方面優勢:一是交通區位優勢。通遼是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一級物流節點城市,具備通達的高等級公路網、鐵路網,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通遼保稅物流中心均已投運,能夠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二是市場輻射優勢。通遼風光資源待開發量3500萬千瓦,加上周邊500公里範圍的輻射,新能源裝備市場總量1500億元左右,對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吸引力很大。三是能源資源優勢。通遼擁有豐富的煤炭、天然鹼、硅砂等礦産資源,電力總裝機2363萬千瓦,是能源資源開發的熱土,也是巨大的現代裝備産品市場。四是投資環境優勢。享受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紅利,是國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全市9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備,能夠滿足各類型裝備製造企業入駐。
新華網:通遼市正聚焦風光氫儲全産業鏈裝備製造基地定位,聚力打造現代裝備製造産業集群,通遼市將怎樣承接發達地區産業轉移與合作?
白立柱:通遼市是內蒙古重點打造的風光氫儲全産業鏈裝備製造基地,風電裝備製造産業已初具規模,將通過三項舉措承接發達地區産業轉移。一是打造高質量發展平台。2022年,我們規劃建設蒙東(通遼)高端重型裝備製造産業基地,總佔地面積11800畝,總建築面積450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各類建築166萬平方米。這個平台可以讓企業“拎包入住”,節省大量的建設時間。目前已吸引以風電裝備為主體的12家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入駐,建成投運子項目16個。通遼市正在同步招引汽車零部件、礦山機械等行業企業入駐,進一步豐富基地産業生態。二是全力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在用水保障上,今年6月底,引綽濟遼工程將全線通水,能夠有效保障新建項目用水需求。在用電保障上,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增量配電網、園區綠色供電等模式,電價成本的競爭力明顯。在用氣保障上,除現有的4條天然氣長輸管道,正在建設3條、650公里管道,屆時全市每個工業園區都將具備管道天然氣通氣條件。三是積極服務企業拓展市場。一方面,通過補齊斷點、延鏈補鏈,全鏈條降低運營成本,形成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的供應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建設綠氫走廊、組織專題推介、産需對接,服務裝備製造企業承接域外訂單,推動企業做強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