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啟幕 20個重點項目簽約 “含綠量”“含新量”凸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1 09:18:11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啟幕 20個重點項目簽約 “含綠量”“含新量”凸顯

字體:

  6月10日,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在呼和浩特舉行

  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上,重大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6月10日啟幕。在活動現場,2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涵蓋新能源裝備、新材料、智能算力、低空經濟等領域,項目“含綠量”“含新量”凸顯。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內蒙古承接産業轉移具有資源優勢、通道優勢、市場優勢。隨着更多項目簽約實施,內蒙古工業經濟綠色發展、新質發展將邁上新&階。

  資源賦能,綠色與創新齊飛

  無可替代的資源稟賦是內蒙古吸引産業轉移的頭號吸引力,也促使其近年來走上一條綠色變現之路。

  “內蒙古風能資源全國第一,太陽能資源全國第二,具備發展新能源産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北京雙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志宏在對接活動上&&,作為土生土長的內蒙古人,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後,他敏銳地察覺到內蒙古在新能源領域的巨大潛力。

  與內蒙古同行,就是與綠色發展的未來同行。2024年6月,內蒙古雙傑塞都電氣有限公司正式投運,從簽約到投運僅用了13個月, 其産品填補了內蒙古配電領域和新能源産業鏈的空白,年産值可達50億元。近期該企業正在上馬産值達百億元的高壓、超高壓、特高壓變壓器項目,助力內蒙古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業實現補鏈強鏈的發展戰略。

  如果説新能源讓內蒙古“風光無限”,那麼稀土産業則讓它“磁力十足”。

  江蘇嘉軒智能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蘇嘉軒”),是一家深耕永磁直驅技術近20年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3年,該公司與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方稀土”)合作,在包頭市成立內蒙古北方嘉軒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稀土永磁電機生産基地。

  “未來3年,我們將以包頭為中心,打造‘北方永磁驅動産業高地’。”該公司負責人付傑介紹,北方嘉軒將啟動二期建設,新增年産上千台智能永磁電機生産線,重點布局能源電力、風電儲能裝備等新興領域。投資建設北方研發中心,聯合北方稀土開發低成本高磁能積磁材,降低稀土應用成本;發起成立“內蒙古永磁産業聯盟”,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從稀土開採、磁材加工到裝備製造的千億級産業集群,助力內蒙古成為全球永磁技術創新策源地。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黃志強&&,內蒙古正在依託國家稀土先進製造業集群,持續帶動新材料産業質變升級,期盼與各方一道,推進新型合金、新一代半導體等重點産業延鏈補鏈強鏈,高質量推進“兩個稀土基地”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合金材料、鋁基新材料産業基地,力爭産值突破5000億元,建設全國最具競爭力的新材料産業集群。

  通道暢達,架起開放合作橋梁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蔣艷用一組數據勾勒出內蒙古的獨特區位:內聯東北、京津冀及渤海港口,外接俄蒙,20個口岸如珍珠散落邊境線,中歐班列中線、東線從二連浩特、滿洲裏口岸出境,沿線物流樞紐建設需求旺盛。

  在這張立體交通網上,江蘇嘉軒書寫了“區位價值”的現代注解。付傑將內蒙古定義為公司拓展中蒙俄經濟走廊市場的“戰略支點”。付傑&&,“我們的産品已通過滿洲裏口岸進入俄羅斯礦山項目,單機運行近3000小時零故障,成為‘中國智造’的海外名片。”

  接下來,江蘇嘉軒將以包頭為起點,將“中國永磁方案”推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讓內蒙古成為全球工業低碳化的“綠色引擎”。

  蔣艷認為,內蒙古既居內陸又處沿邊,是向北開放重要窗口、東北亞合作重要前沿、“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交匯樞紐。要在擴大內陸沿邊開放中激活發展動力,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外向型産業、優勢製造業向內蒙古轉移發展動力強勁。

  遠景科技集團董事長張雷認為,隨着遠景一系列新能源技術的落地,內蒙古早已不是産業轉移的洼地,而是創新發展的高地,更是未來産業的前沿之地。

  環境優化,厚植産業發展沃土

  持續優化的“三大環境”是內蒙古持續吸引産業轉移的重要吸引力。

  “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産業轉移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內蒙古政府也&&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這些都讓我堅定了在內蒙古投資興業的決心。”趙志宏説。

  黃志強介紹,接下來,內蒙古將一如既往優化“三大環境”:

  ——在傾力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今年再推出3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150項“全區通辦”事項,全面推廣“承諾制加全代辦”服務模式,切實營造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推進、投産運營全周期的優質營商環境,讓大家投得“放心”。

  ——在竭力優化政策環境方面,內蒙古推出支持産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大禮包”,設立百億元重點産業引導基金,使企業能夠充分享受政策紅利,讓大家幹得“順心”。

  ——在全力優化發展環境方面,內蒙古在全區實施助企行動,優先保障重點産業項目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支持先進製造業項目多渠道、多場景利用綠電,持續提升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滿足企業投資發展需求,讓企業賺得“稱心”。

  多個企業代表認為,産業轉移不是簡單的空間轉換,而是價值鏈的優化重構與發展動能的煥新升級。要把握歷史機遇,以“蒙古馬精神”的堅韌與“雄鷹展翅”的視野,在內蒙古這片熱土上,共築産業新高地、共拓增長新藍海、共贏綠色新未來。(鄒儉樸 記者 李雁爭)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