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北疆|從“龍龍”到“赤龍兒”,吉祥物折射了什麼?-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7 21:50:45
來源:新華網

讀懂北疆|從“龍龍”到“赤龍兒”,吉祥物折射了什麼?

字體:

  5月17日,距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還有70天。本屆運動會吉祥物“赤龍兒”,逐漸走入人們視野。在賽事舉辦地赤峰市,“赤龍兒”成為圈粉的新寵,各類周邊産品也將隨着賽事的臨近逐步上線。

  這是赤峰市第二次舉辦全區綜合性賽事。你是否記得,2014年在赤峰市舉辦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運動會的吉祥物,也是以龍為原型的“龍龍”。

  從“龍龍”到“赤龍兒”,吉祥物的傳承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這片土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折射。

  兩屆運動會“龍”是不變的吉祥物

  那麼,赤峰舉辦的兩屆運動會為何都以龍為原型?

  説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紅山文化的重要性。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發端於距今6500年前後,大約在距今5800年進入古國文明階段,是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山文化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的西遼河流域,內蒙古赤峰市境內已發現700多處紅山文化遺址。

  赤峰市是紅山文化的命名地與發祥地,在赤峰市東北郊,有一座名叫烏蘭哈達的紅色山峰,烏蘭哈達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山”,赤峰這座城市因此得名,紅山文化也因此命名。

  玉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C”形玉龍,因體形大、工藝精被稱為“中華第一龍”,赤峰也有“玉龍故里”的美譽。

  隨着紅山文化考古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諸多發現進一步揭示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去年,紅山玉龍“家族”增添新成員,考古人員在敖漢旗下洼鎮元寶山積石冢發現一件長15.8厘米、寬9.5厘米、厚3厘米的玉龍。這是目前考古發掘出土的體量最大的一件玉龍。

  不論是吉祥物“龍龍”,還是“赤龍兒”,能脫穎而出成為兩屆運動會吉祥物,如今看來非常順理成章。

  “玉龍”凸顯紅山文化流量擔當

  “紅山與凌家灘、良渚並稱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紅山文化有玉鸮,凌家灘文化有玉鷹,兩者都體現了史前先民對飛翔的嚮往與崇敬。良渚遺址群出土的環狀單體玉龍的形態和紅山文化玉龍非常接近。正是因為這樣的交往交流交融,最終融匯成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赤峰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考古教研室主任白滿達説。

  近年來,各種形態的玉龍成為社交平台的“流量明星”。甲辰龍年新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被國博從“古代中國”陳列中“請”出,在展覽中“C位”亮相。展覽從節俗禮制、歷史文化、藝術生活等方面闡釋“龍”這一中華民族的圖騰與象徵,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在赤峰,“玉龍”與各地游客不期而遇,成為人們打卡赤峰的新玩法。網友們都很好奇,“龍”在赤峰真的那麼常見了嗎?

  受到龍文化的影響,赤峰很多旅游景點都帶着“龍”的符號。玉龍沙湖、龍泉寺、玉龍廣場……龍年元宵節,6500米羊絨彩龍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活動中,4000人共同舞動羊絨彩龍;“玉龍故里龍抬頭·龍行龘龘千人高蹺大巡游”引得全國網友關注,見證了紅山文化的別樣魅力。

  吉祥物折射“玉龍故里”文旅熱度

  吉祥物一般都會選取當地最具特色的事物為原型,同時深藏時代發展的底色。赤峰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委主任謝艷麗介紹,吉祥物“赤龍兒”身着以赭紅色(赤峰紅山山體顏色)和黃色為整體色彩的民族服飾,既凸顯“紅山文化”特色,又體現運動會激情熱烈、陽光活力的氛圍;臉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以奔跑的姿態歡迎各地來賓蒞臨赤峰,充分展現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勤勞樸實、熱情好客。

  近些年,赤峰文旅熱度持續上升,全面打響“周末上哪瘋 一站到赤峰”“歌游內蒙古 龍鄉赤峰行”等文旅品牌。據赤峰市文旅局統計顯示,2025年“五一”假期,赤峰市接待國內游客192.58萬人次,同比增長5.48%;實現國內游客總花費13.85億元,同比增長5.4%,為游客奉上踏青賞花、非遺民俗、賽事競技、美食市集等38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旅盛宴。全市各大景區景點人氣火爆,熱門景區公告限流、售罄,多家特色酒店、民宿連續5天一房難求。

  本屆運動會期間,巴林左旗草原那達慕、紅山文化旅游節、夏涉水·天下越野人的赤峰西拉沐淪爭霸賽、“紫蒙湖杯”全國釣魚大賽等陸續登場,少數民族文物古籍展、“好物”展銷會、烏蘭牧騎進景區巡演等將進一步豐富賽事活動,帶動文旅體農商融合發展,力爭把本屆運動會辦成集民族體育、文化旅游、産業發展的一次盛會。

  中華兒女是龍的傳人。龍,是這片土地上幾千年不變的文化符號。在中國傳統意象中,龍的形象也常常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於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征程上,凸顯“紅山文化”的吉祥物也將成為赤峰振興的時代注腳。(毛丫)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