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種出“煤海塞罕壩”-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5 05/08 17:57:11
來源:準能集團

三代人種出“煤海塞罕壩”

字體:

  春夏之交,位於黃河“幾字彎”腹地的準能礦山草木初萌、桃花吐蕊,為連綿的山坡暈染出盎然生機。40餘年間,三代準能人將這片“十山九禿卷黃沙”的荒蕪之地耕耘成“林海蒼茫鎖高原”的綠色屏障,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

  近日,筆者隨國能準能集團生産服務中心綠化隊副隊長高浩瀚來到哈爾烏素排土場,他與同事籌劃2025年義務植樹活動。

  2012年,高浩瀚帶着大學裏學習的專業知識,成為綠化隊一員。

  “如今用機械種樹效率翻倍,在90年代,全靠人力把樹苗背上山、一鍬一鍬挖坑栽種。”談起前輩的艱辛,高浩瀚言語間充滿敬意。

  年輪鐫刻歲月,綠蔭見證變遷。

  回溯至1992年,當時的礦山岩石裸露、黃沙漫卷,準能集團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煤田開發並重”的戰略方針,以王三保、孫玉林、周華為首的首批綠化隊扛起抗旱治沙大旗,開啟生態修復征程。

  “我這輩子就幹一件事,把樹種好管好,給子孫留片青山。”從事綠化工作25年的退休職工王三保,道出了準能人的樸素誓言。

  隨後,包全民、段國君等第二代綠化人接過重任。他們將科學理念融入準能集團戰略規劃,通過土壤改良、生物多樣性培育、生態農牧業開發,建立多樣化生態結構,為綠色礦山注入生機與活力。在包全民和段國君兩任綠化隊隊長及隊員的耕耘下,昔日的荒山蛻變為森林式生態農業種植區、林果種植基地。“種樹如育人,用心才能成材。”這位老隊長常説的話,成了團隊的信條。

  如今,以高浩瀚為代表的第三代綠化人正以技術創新續寫篇章。從新型灌溉技術到客土噴播工藝,再到生態群落構建的探索,他們讓礦山綠化邁入智慧化、多元化新階段。“我們要讓礦山既有‘含綠量’,更有‘含金量’。”高浩瀚的宣言鏗鏘有力。

  榮譽背後是常人難見的艱辛。春剪枝、夏澆灌、秋護林、冬巡山,十二載寒暑讓這位80後臉龐黝黑、雙手結繭,卻從未動搖他的信念。“看著前輩們用血汗澆灌的綠洲,我怎敢懈怠?”他堅定地説。

  截至目前,準能集團累計投入綠化復墾資金29.92億元,完成綠化面積9.95萬畝,建成國家能源集團生態林2394畝,礦區復墾率達100%。昔日的“雞爪子山”蛻變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工業旅游示範基地,黑岱溝露天煤礦和哈爾烏素露天煤礦被列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實現了生態顏值與經濟價值雙提升。

  四十余載光陰流轉,當年稚嫩的樹苗已亭亭如蓋。三代人接續描摹的“煤海塞罕壩”畫卷,正為美麗中國建設寫下生動的注腳。(王柯涵)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