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大鵝養殖鋪就致富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16 08:53:20
來源:內蒙古日報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大鵝養殖鋪就致富路

字體:

  春回大地,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肉鵝産業迎來孵化黃金期。在漢古爾河鎮朝陽村的裕豐昌鵝業現代化車間內,8萬枚優質種蛋靜靜躺在智能孵化系統中,即將開啟它們的生命旅程,這也標誌着今年鵝雛規模化孵化工程正式啟動。

  踏入孵化車間,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着。他們輕手輕腳地將精心挑選好的種蛋,一一放入定制的蛋托之中,隨後又整齊地碼放進恒溫周轉箱,每一個動作都透着專業與嫻熟。與此同時,技術人員也在一旁緊張地調試着孵化器,仔細核對溫度、濕度以及通風參數,確保設備以最佳狀態迎接新生命的降臨。據了解,鵝雛孵化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種蛋重量需控制在140-160克的標準範圍,孵化室的溫度要精準維持在37.8℃±0.3℃,濕度則需穩定在65%至70%的理想區間,任何細微的偏差都可能影響到孵化的成功率。

  裕豐昌鵝業負責人嵇家歡介紹道:“我們在種蛋篩選環節設置了三道嚴格關卡。首先是外觀挑選,然後進行透光檢測,最後還要經過霧化消毒,每個步驟都不容有失。現在,我們每台孵化設備一次可容納10240枚種蛋,通過200多項參數的智能調節,鵝雛孵化率從原來的65%大幅提升至92%以上。首批8萬枚種蛋,30天后就能變成小鵝進入市場。後續每隔4天,我們還會孵化一批新的鵝苗,全年計劃孵化量將突破150萬羽。”

  自2018年創立以來,裕豐昌鵝業已實現從單一養殖向全産業鏈條運營的華麗轉身。目前,企業構建起了一個集種蛋篩選、孵化育雛、飼料配方研製、疫病防控等功能於一體的完整産業鏈體系,還打造了孵化師、動物營養師、防疫專員等近30個專業技術崗位,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好機會,實現了村民增收與企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工作人員李成剛笑着説:“我在這兒工作四年了,剛來的時候月薪3000元,現在能拿到5000元。剛來啥都不會,慢慢跟着學,現在各項工作都能熟練上手了。村裏有這個企業,對我們老百姓來説太方便了,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就能有穩定收入。”

  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裕豐昌鵝業創新推出了聯農機制,成效顯著。企業向農戶提供抗病力強、産蛋率高的優質鵝雛,並派駐技術員上門指導科學養殖,採用“統一供苗、統一防疫、統一回收”的訂單養殖模式。這一模式已成功帶動漢古爾河鎮周邊6個村屯、11戶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戶均年增收超過12萬元。

  漢古爾河鎮朝陽村村民嵇書強説:“我和企業合作兩年了,養了1000多只種鵝。他們給我的鵝蛋保底收購價是5元一枚,如果市場價高出5元,就按市場價收購。就這1000隻種鵝,一年能帶來10萬多元的利潤。”

  據了解,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通過“科技賦能+聯農帶農”雙輪驅動,構建起“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肉鵝産業生態。如今,智能化孵化的鵝雛源源不斷地飛向全國各地,小小的鵝産業正在書寫鄉村振興的宏大篇章。(記者 李可新)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