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好學,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始終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當做首要任務,不斷提升義務教育均衡水平,奮力譜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走進阿爾山市各中小學,智慧黑板科技感十足、宿舍樓內窗明几淨、餐廳飯菜讓人垂涎欲滴、蔬香園裏春耕秋收......“在這裡上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學校環境優美寧靜、設施齊全,讓我們學習的氛圍很濃厚。”阿爾山市第一中學學生張智群説。
2019年開始,阿爾山市教育資金投入穩定,至今累計投入資金1.26億余元,更新建設標準化中小學6所,優化了學校布局,消除了硬體設施不夠、教學環境不佳等現象,更新了各類教育設施設備,全面推進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品德與能力同樣重要。阿爾山市第一小學始終致力於打造勞動教育示範校,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新征程中,該校以構建“勞動鑄夢1+N”課程體系為突破口,將勞動教育作為撬動五育融合的戰略支點,榮獲202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校”殊榮,開創了邊疆地區勞動教育改革的創新樣本。在勞動課堂上,學生們親手種植蔬菜,體驗從播種到收穫的喜悅,設立烹飪教室,製作食物,從選材到烹飪,全程參與,感受食物背後的勞動與文化。
阿爾山市第一小學的勞動課程僅僅是阿爾山市對“雙減”工作落實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目前,阿爾山市各中小學均有勞動教育基地,體育、藝術教育活動課豐富多彩,開設藝術類、科技類、體育類等10余項課程,校本課程(社團活動)20余個。
教師成長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基礎。阿爾山市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關鍵,提素質、促發展、激動力,着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過硬、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近些年不斷突出師德建設、提升教師培訓質效、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吸引並選拔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通過綠色通道、人才引進、定向師範生培養等多種方式充實阿爾山市教師隊伍,促進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
在京蒙協作的藍圖中,教育幫扶始終佔據着重要位置。北京市東城區與阿爾山市緊緊圍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一核心目標,教師交流培訓、遠程教育、資源共享等多種舉措,為阿爾山市注入發展動力。2018年8月,阿爾山市第一中學掛牌成為北京市第二中學阿爾山分校後,這所北疆小城的中學迎來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阿爾山市教育系統始終堅持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作為持續目標,抓統籌、同發展、重幫扶、強救助,促進教育公平發展。通過集團化辦學、骨幹教師交流輪崗、同頻互動、時空教研等方式,促進城鄉學校和教師一體化發展,徹底消除城鎮辦學水平、經費投入、師資分配和學校基礎設施不平衡問題,加快推進教育公平,同時全力保障鄉村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免試就近入學、“陽光分班”等政策待遇。
阿爾山市委、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終抓實、抓細、抓好,以堅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態度,全力加快推進優質均衡創建工作。未來,阿爾山市教育局將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家門口的學校,以更寬廣的格局、更卓越的追求、更豪邁的氣魄奮力續寫阿爾山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篇章。(楊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