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中國傳媒大學與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建立定點幫扶關係,通過“教育、傳媒、文化”三方面的賦能,累計投入資金3500余萬元,培訓人才9000餘人,帶動農産品銷售3300余萬元,助力鄉村振興。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們通過草原特色體驗項目,如騎馬、射箭、奶製品製作等,上了生動的“鄉村振興融媒傳播實踐課”,接受了民族團結和戍邊奉獻的思想教育。通過社交平台宣傳,“大學生草原旅游節”話題閱覽量突破300萬次。
中國傳媒大學通過助力宣傳那達慕和冰雪旅游等活動,提升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旅游熱度。學校還引入愛奇藝綜藝節目《燃燒的月亮》的拍攝和直播,舉辦“與山盟,與水盟,與興安盟”主題影像展,拍攝校地合作紀錄片《知味興安盟》,進一步塑造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文旅品牌形象。
在教育方面,中國傳媒大學利用其學科優勢,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興安盟站為當地中小學教育工作者進行普通話培訓,延續普通話教育理念,將“語言”火種傳遞給更多學生。學校構建“多維度”賦能體系,作為“文化村長”,帶領支教團隊為古榆樹製作“身份證”,開發百年古榆林文旅項目,打造榆樹錢美食産業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學校還通過“傳旗興選”直播賬號為察爾森嘎查農副産品“代言”,開闢新市場,助力農特産品遠銷全國。
中國傳媒大學還派教師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脫貧戶解決用電、取暖等實際問題,組織開展健康義診、文藝匯演等惠民服務,用點滴行動溫暖民心。學校投入專項資金升級旗融媒體中心硬體設施,創立中國傳媒大學融媒體創新示範基地,在中國傳媒大學設立“前旗味道”特色餐飲檔,拓展農畜産品銷售渠道。
站在新起點,中國傳媒大學和科爾沁右翼前旗計劃深化勞動教育基地建設,創新生態文旅融合發展模式,讓北疆“傳旗”故事在更廣闊的舞&上綻放異彩。(賀心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