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笙歌迎佳節,萬家燈火鬧元宵”。2月12日元宵節當天,包頭市石拐區熱鬧非凡,各類主題活動精彩紛呈,以獨特的方式再現 “人從眾”的熱鬧場景,文旅産業蓬勃發展的態勢盡顯。
當日,道德廣場成為民俗藝術的歡樂海洋。威風鑼鼓開路,來自石拐區各蘇木鎮社區的13支民間社火隊伍驚艷亮相。近千名社區和嘎查村文藝愛好者,在鑼鼓聲中盡情展示踩高蹺、跑圈子秧歌、舞龍舞獅等傳統技藝。踩高蹺的表演者身着彩衣,腳踏高蹺,在人群中靈活穿梭,穩健的步伐引得觀眾陣陣喝彩;扭秧歌的隊伍則如靈動的彩帶,老老少少精神飽滿,手中的扇子、綢帶隨節奏歡快翻飛,舞龍舞獅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社火巡游現場高蹺表演。
夜幕降臨,青山村的元宵晚會點亮夜空。舞&上燈光璀璨,文藝演出融合傳統戲曲與現代歌舞,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一旁的九曲黃河陣內燈光閃爍,人們沿着曲折路徑穿梭,寄託着美好期許。
賞花燈是元宵節最具魅力的環節。包頭古城景區內,迎春綵燈嘉年華夢幻亮燈。園內人潮涌動,17組大型燈組氣勢磅礡,百餘組小燈組精巧玲瓏。30米長的“包頭古城 一鹿有你”燈組,以“鹿”元素打造,靈動的造型在燈光映照下栩栩如生,寓意着新的一年美好相伴;24組3米高的“節氣燈組”以24節氣為主題,將古老農耕智慧與現代燈光藝術完美結合,古韻悠長。游客們漫步其中,沉醉於花燈的流光溢彩。
游客賞燈觀劇體驗中式美學。

煙花璀璨綻放。
當煙花秀在夜空中絢爛綻放,五彩斑斕的煙花一捧接一捧地炸裂,化作萬點繁星,照亮夜空,照亮了每個人的笑臉。
石拐區的元宵節活動,從傳統民俗表演到現代燈光秀,再到融合科技與藝術的舞&演出,每一場活動都承載着石拐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石拐區正以獨特魅力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游客,講述屬於這片土地的精彩故事,不斷書寫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