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0日電 題:內蒙古:全鏈條發力推動氫能産業“加速跑”
新華社記者趙澤輝、安路蒙
“點火!”近日,隨着總指揮一聲令下,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實施的工業天然氣摻燒綠氫示範項目成功點火,標誌着內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工業鍋爐正式用上摻了綠氫的天然氣。
據了解,兩家企業利用現有天然氣管網,將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綠氫摻到內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工業鍋爐使用的天然氣中,用於生産無水氫氟酸,天然氣摻氫比例達到20%,每年可消納綠氫2000噸,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工業天然氣的燃燒和傳熱效率,還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排放。
該項目採用“綠電制綠氫、産業用綠氫”的模式。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新宇説:“我們引入先進數字儲能系統降低綠電供應波動性,搭建‘鹼性+PEM’雙技術路線,實現供應鏈穩定制綠氫。”
該示範項目是當下內蒙古推進氫能全産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內蒙古綠氫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制氫、儲氫、輸送、應用等産業鏈各環節的設想不斷變成鮮活的現實場景。
內蒙古發展氫能産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為大規模制取綠氫提供了基礎。
同時,內蒙古擁有全國領先的現代煤化工産業和位居全國前列的重型柴油機車、礦用重型卡車和礦山機械保有量。化工企業的産氫用氫需求和傳統燃油車輛向氫燃料電池車的轉型,都為氫能應用開闢了廣闊前景。
在鄂爾多斯市國盛利華制氫設備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制氫電解槽的設備製造。該公司負責人孫維真介紹,今年夏天,他們自主研發的模塊化緊湊型低功耗電解水制氫系統已在美國投入運行,這是內蒙古首次出口制氫系統。
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內蒙古聖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氫加氫站,一輛氫能重卡駛入,完成氫氣加注。站長蘇建軍説:“我們站裏生産的氫氣純度接近100%,每小時可産氫2000立方米,日加氫量為1噸,可滿足60輛氫能重卡的用氫需求。”
除了已經投産的氫能項目外,內蒙古正在積極推進多個大型氫能項目。其中,四子王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示範項目投資189億元,建成後預計年産綠氫9萬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30多萬噸。此外,赤峰遠景零碳氫氨項目和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萬噸/年液態陽光項目等重點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中。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於海宇&&,內蒙古綠氫應用示範項目數量位於全國前列,擁有風光制氫氨醇、綠氫替代、多類型儲氫、摻氫火電、氫燃料電池車等多元化應用場景。目前,內蒙古已批復39個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配置新能源2640萬千瓦,制氫規模107萬噸/年。
為進一步破解氫能産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內蒙古近期&&《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産業先行區行動方案》和《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管道建設發展規劃》。其中,綠氫管道規劃旨在打通上游制氫産業和下游消納市場,實現大規模、長距離、低成本綠氫儲運,通過重點打造綠氫輸送管網,全面打通內部消納和外送通道。
於海宇&&,內蒙古正在全力打造全國綠氫先行示範區,力爭到2025年,初步形成國內領先的氫能制取、儲運和應用一體化發展的氫能産業集群,助力自治區能源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