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瞄準未來産業發展新質生産力-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9 08:44:43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瞄準未來産業發展新質生産力

字體:

  三峽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範項目。趙昱 攝

  進入四季度,全區各地各企業紛紛開啟“衝刺”模式,忙生産、趕訂單,全力打好收官戰。

  11月中旬,遠景蒙新集團建設的全球最大容量5.5MW/14MWh構網型儲能實體樣機在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成功運行。這不僅提升了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的涉網能力,更推動了新能源從並網向構網的轉變,為自治區新能源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遠景的5.5MW/14MWh構網型儲能系統驗證了源網荷儲系統的離網長時運行、並網/離網無縫切換與黑啟動等前沿技術,還通過了國際權威機構的測試,各項指標均達國際領先水平,為自治區打造了風光儲的構網型示範工程。”遠景蒙新集團首席科學家李磊介紹。

  未來産業代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方向,是形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載體。對我區而言,發展未來産業是塑造新優勢、打造新引擎的關鍵所在,也是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的必然選擇。

  在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區明確提出,以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産力,是我區塑造新優勢、打造新引擎的關鍵所在,必須積極搶灘布局,率先在一兩個點位上取得突破,提升産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就在不久前,自治區工信廳會同教育廳、科技廳等八部門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未來産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構建“9+5+3”未來産業發展格局,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氫能、新型儲能、算力網絡、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

  這是“放手”發展當下、“放眼”蓄勢未來的積極謀劃——按照《實施意見》目標,到2030年,全區要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標誌性産品,推廣一批應用示範場景,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建設一批中試驗證和公共服務&&,建成3-5個高水平未來産業先導區。

  事實上,未來産業早已成為全區各地發力的新領域。

  早在去年3月份,自治區就在呼和浩特市成立了首個以航天航空為主導産業的開發區——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打造商業航天製造基地、低空經濟示範區、北斗高分特色創新應用集聚區、低空經濟裝備保稅區等。

  北斗應用産業園是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規劃的六大産業園之一。“作為孵化基地,北斗應用産業園聚焦固定翼無人機、直升機等整機的研製和規模化應用,集中力量招引和培育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預計實現總産值1.5億元。”呼和浩特航天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柳強介紹。

  聚焦未來信息産業、未來空間産業、未來材料産業、未來健康産業、未來能源産業五大領域,呼和浩特市前瞻布局未來産業,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已布局算力網絡、智能製造、碳基複合材料、幹細胞生物技術、北斗導航、大模型訓練等一批未來産業重點項目113個,總投資1038億元。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在鄂爾多斯,錨定打造“北疆綠氫城”的目標,一場以打造氫能源全産業鏈、創建氫産業生態圈的新能源生産方式變革正在加快推進。

  11月28日,全球首&套千標方級的方形插片式帶壓制氫系統在鄂爾多斯市下線,標誌着綠氫項目的發展再創科技新高度。海德氫能業務總監宋保江&&,本次技術設備的下線也標誌着綠氫項目在低能耗、高效率的角度實現了全新的解法,同時技術裝備也會從鄂爾多斯出發,輻射全球,助力全球綠氫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全球最大綠氫耦合煤制烯烴項目開工建設、全國首&噸級鎂基固態儲運氫車重磅發布、全區首&第二代1500Nm3/h高溫鹼性制氫電解槽和第三代0.2MW超低能耗高溫鹼性制氫電解槽下線、全區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成功制取第一方“綠氫”……鄂爾多斯全鏈條、終端化布局氫能産業項目,建設全國氫能綜合利用示範區步履鏗鏘、碩果纍纍,創下多個全區、全國乃至全球第一。

  在包頭,聚焦“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稀土新材料産業發展勢如破竹。

  眼下,稀土高新區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産業園項目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設備安裝並試生産。“項目計劃新建5萬套新能源汽車電機、3萬套低速大扭矩永磁電機、1300&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等生産線,以及配套稀土永磁電機精密鑄件生産線。項目建成後,將填補自治區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生産製造的空白。”項目負責人張文剛&&。

  當下,臥龍永磁電機、英思特稀磁産業園、天驕清美稀土拋光液等一批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項目正在稀土高新區加快實施,為包頭市建設“兩個稀土基地”提供了強勁支撐。

  以創新為驅動,包頭市不斷拓展稀土應用場景,重點發展稀土永磁、儲氫、拋光、催化助劑、稀土合金等五大新材料,全鏈發展、百花齊放的稀土産業新局面正在這裡加快形成。截至今年1-10月,包頭稀土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4%,力爭年內稀土産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

  “未來”已來。放眼亮麗北疆,在搶佔發展高地的這個賽道上,全區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未來産業勢頭猛、勁頭足,未來可期。(記者 康麗娜)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