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傳説中的軟猬甲。”11月27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簡稱“鏈博會”)先進製造鏈展區,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的企業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帶來的一塊金色的“布”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
“這是F-12芳綸纖維織品,一種強度高、韌性強的材料,是世界上三大高性能纖維材料之一,用它做成衣服相當於擁有了軟猬甲。”講解員詳細地介紹,“F-12芳綸纖維單根直徑14微米,僅是頭髮絲的六分之一,用它做一根手指粗細的細繩,能拉動20噸重的重物,不僅拉力大,還具有極強的防切割性。”
如其所言,記者用銳器用力在F-12芳綸纖維織品上割與劃,這塊“布”雖然會有痕跡出現,但是輕輕一抖,就恢復如初,是一塊不會“受傷”的“布”。
“我們用F-12芳綸纖維製作的手套,也有空手奪白刃的效果,工人用了它會避免被意外割傷。”講解員的講解吸引了很多人。
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歷經20多年潛心研製,終於打通了F-12纖維的國産化之路,填補了國內高性能纖維材料的空白。除此之外,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還聚焦內蒙古特色産業,圍繞新能源和雙碳經濟需求,持續穩固現有風電、集成房屋市場份額,重點推動高壓氣態儲氫裝備、複合材料人防裝備、生活垃圾處理設備的新産品進入市場。
借力鏈博會,鏈結大市場,供應鏈變“共贏”鏈,內蒙古與世界鏈結。
第二屆鏈博會上,內蒙古的先進製造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3大産業鏈和供應鏈服務展區共14家企業參會,分別展示了內蒙古的稀土新材料運用、“名優特新”農畜産品、綠色新能源及優秀的跨境電商服務。
先進製造鏈聚焦科技賦能、智能發展、前瞻布局。在包鋼集團展位,最引人注目的是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項目沙盤模型。作為我國陸上風電鋼之冠,包鋼股份風電用鋼産品産量高品種全,用於光熱反射鏡背板和光伏支架的鋅鋁鎂鍍層産品陸續應用在國內多個新能源項目中。本次鏈博會包鋼集團攜鋼鐵新材料、稀土新材料及應用、新興氟化工及鈮鈧等戰略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等産業科技創新成果和聚鏈向“新”的合作案例,與來自6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家展商“鏈”上話合作,聚力創未來。
“這是高速軌,是60標準鋼軌,國內只有5家企業可以生産,已經應用在京廣、京滬、包銀高鐵等鐵路上。”11月27日,包鋼股份營銷中心客戶經理楊靖宇向顧客介紹不同規格的鋼軌。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礦産資源基地、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和行業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包鋼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産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正從産品外貿出口向海外業務開拓、海外投資運營轉型,全面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
清潔能源鏈聚焦光伏、風電、氫能、傳統能源低碳化、傳統能源與風光氫協同發展、智能電網、儲能的新技術和新産品,瞄準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呈現産業鏈的新動態和新趨勢。
作為內蒙古光伏企業的代表,雙良新能科技(包頭)有限公司攜光氫儲電最新技術與成果亮相。在雙良展區,“鯤鵬”“玄武”“金烏”“麒麟”系列光伏組件引人矚目。這些光伏組件可以滿足海洋、湖泊、沙漠、冰雪等特殊應用環境。雙良憑藉高質量的産品與服務,不斷深化國際戰略,強化海外布局,目前已在德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設立海外辦事處,並與曼恩、西門子、法液空、林德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綠色農業鏈分為綠色農資産品、智慧農業、種植養殖及農産品加工、全球地理標誌及特色農産品、現代農業服務等5個板塊。
作為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兩屆參加鏈博會,今年再次精心打造了集參觀、互動、品嘗於一體的創意展廳,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打卡。展覽覆蓋了“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産業鏈供應鏈生態圈,充分展示了深化國際化合作的領先成果。
“隨着全球乳業一體化的加速演進,我們將國際化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一方面堅持高水平‘走出去’,把全球健康生態圈做大做強,最大化發揮供應鏈協同效應,帶動産業鏈共生共贏。另一方面堅持高質量‘引進來’,與全球合作夥伴深化創新、數智化及市場合作,加快構建富有韌性的奶業産業鏈供應鏈。”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徐克説。目前,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81個生産基地,全球合作夥伴總計2000多家,産品銷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內蒙古蒙泰集團有限公司展區,蒙泰綠品源糧油産品、托明多與格蘭卡登的代理酒品、蒙泰威士忌酒廠的自産酒品、驢奶酪、驢肉産品都讓人心動。
“希望通過鏈博會的&&,讓更多人知道蒙泰集團建設的‘綠色種植、生態養殖、農副産品深加工、特色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循環農牧産業鏈,並拓展市場和合作夥伴,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推動共同發展。”內蒙古蒙泰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軍利説。
在金宇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展區,各類疫苗很受市場歡迎。作為內蒙古生物醫藥産業鏈主企業,金宇生物持續開展動物疫苗迭代創新,如今,金宇生物在口蹄疫疫苗市場的佔有率已超過40%。近年來,內蒙古將生物醫藥産業納入8大産業集群。“2024年,我公司豬用重組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金宇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副總監張建宏説。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區內一瓶瓶的金黴素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30多年制藥經驗的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産和銷售金黴素預混劑及動物保健品為主的企業,公司生産的金黴素、新型動物疫苗等産品主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同時營銷網絡遍佈全國。
“我們將以鏈博會為契機,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深化技術交流,優化供應鏈管理,推廣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品牌影響力,拓展新業務領域,為全球動物保健品行業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經理邢海龍&&。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供應鏈服務作為連接生産與消費的橋梁,其重要性日益凸顯。
在供應鏈服務展區,二連浩特市加目奇中蒙俄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展位人頭攢動。“我們現在的業務是把中國的産品賣到世界、把世界的産品引進到中國。我們還開展了TIR業務,TIR運輸憑藉沿途海關監管互認、一次申報、一次直達等特點,極大提升了貨物的通行效率,為進出口企業節約了寶貴的運輸時間和成本。”二連浩特市加目奇中蒙俄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巴特爾説,“過去,我們是把原材料賣出去,現在我們爭取把具有高附加值的産品賣出去。賣一隻羊可能收益2000塊錢,但是精加工後一隻羊能賣到1萬塊錢,加工成羊胎素羊尾油成分的化粧品,附加值就更高。”
“跨境電商在內蒙古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內蒙古有4200多公里的邊境線。”內蒙古財經大學二級教授、二連浩特電子商務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包海山説,二連浩特市作為內蒙古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試點地區,註冊邊民每人每天有8000元免稅額度政策紅利,可以零關稅購進15個國家的商品,邊民互市貿易已成為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以鏈博會為契機,內蒙古以更開放的姿態“鏈”接世界“鏈”接未來,“鏈”出開放合作新天地,繪出互利共贏新未來。(記者 張慧玲 懷特烏勒斯)
原標題:“三鏈一區”鏈結大市場 變供應鏈為“共贏”鏈 內蒙古鏈博會上拓展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