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全完善制度體系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專場,自治區民政廳、自治區人社廳、自治區住建廳、自治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舉措和成效,並就下一步如何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做好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深化人社領域改革任務落地、深化供熱領域及衞生健康領域等方面的改革政策,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內蒙古加快發展農村牧區養老服務,在完善制度設計、提高供給能力、優化管理服務、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自治區民政廳聯合農牧廳等13個部門圍繞“加快發展農村牧區養老服務”制定印發實施方案,細化“健全縣鄉村家庭養老服務網絡、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強化工作保障”四方面17條具體舉措;創新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新模式,截至10月底,全區累計建成蘇木鄉鎮養老服務中心570個,建成村級養老服務站(含幸福院)6217個;提升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新質效,印發《加強內蒙古自治區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相關措施》,安排中央福彩公益金4308.75萬元用於旗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工程建設、維修升級消防等基礎設施。還將在推動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上持續發力,通過優化布局、提升改造、拓展功能,加強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人社廳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要求,制定深化人社領域改革實施方案,圍繞牽頭改革任務,提出了36項具體舉措,目前實施社會保險業務“同審統辦”、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現盟市級統一管理等改革舉措已&&並取得積極成效。自治區人社廳將圍繞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加快推動&&自治區關於推進就業領域綜合改革意見,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積極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健全就業創業公共服務體系。圍繞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持續完善政策,自治區政府在全國率先&&了《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意見》,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多措並舉促進靈活就業人員、農牧民工、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障,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補助工作;持續提升經辦服務水平,持續加強社保基金管理。
“溫暖工程”實施以來,我區取得了積極成效。到10月15日,全年計劃實施的528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全區103個旗縣(市、區)全部按時開栓供熱,目前,全區供熱運行整體穩定,供熱質量明顯提升。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推動全區供熱領域改革,鞏固“溫暖工程”成果,做好溫暖工程後半篇文章,自治區住建廳要重點抓好供熱期間的精準服務,探索開展全域智慧供熱示範點,盡快試出經驗和成果,逐步向全區推廣。同步研究制定自治區智慧供熱標準,實現“源、網、站、戶”全鏈條智慧管理。探索建立計量供熱收費、管理和宣傳體系,逐步實現“精準供熱、按需供熱”的目標,打造節能、舒適供熱新格局,推動全區供熱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自治區衛健委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9個方面主要任務、35項落實舉措全部啟動,縣域醫共體醫學影像“分佈檢查、集中診斷”、托育服務新增托位等任務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把握和推動衞生健康工作,落實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修訂《內蒙古自治區愛國衞生條例》,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9.1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從保障全區最廣大人民群眾可感可及出發推進改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系統連續、公平可及的衞生健康服務,一手抓引進區外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一手抓做強區內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統籌推動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等改革任務,提升全區各族群眾健康福祉。(記者 趙曦)
原標題:健全完善制度體系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